-
国家卫健委: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2021-10-18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当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儿童友好城市有关情况。国家卫健委妇幼健康司副司长沈海屏在会上表示,儿童健康关系到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民族未来。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儿童健康,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大力推进儿童健康事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现场据介绍,我国儿童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2020年,全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至5.4‰、7.5‰。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降至7%以下,低体重率降至5%以下。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干预前的34.8%下降至2020年的3.6%,先天梅毒报告病例数下降幅度超过70%,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下降至1%以下。我国儿童健康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优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沈海屏强调,下一步,国家卫健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儿童优先,推进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继续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综合医院儿科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以大中型综合医院和相关科研教学单位为支撑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和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儿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促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上下贯通,实现儿童大病不出省,一般病不出县,头疼脑热在乡镇社区解决。二是持续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治。以贫血、肥胖、视力不良、孤独症、听力障碍等儿童健康主要问题为重点,推广适宜技术,落实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控策略。做实出生缺陷三级防治措施,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防治机制。加强儿童重大传染病、新发传染病防治。完善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重病和罕见病诊疗体系,加强医疗救治服务。三是以信息化手段方便儿童看病就医。加强妇幼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儿童健康信息互联共享??瓜呱隙】灯拦篮椭傅?,推进预约诊疗、诊间结算、移动支付、检验检查结果线上推送与查询等智慧服务,提高就医体验。推进远程会诊、线上转诊,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儿童看病就医。四是探索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将按照《指导意见》精神,以环境符合儿童心理特点,设施符合儿童生理需求,建筑符合儿童安全要求,医疗保健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为重点,以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儿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主体,建设儿童友好医院,为儿童提供有情感、有温度、有人文的的医疗保健服务。来源:封面新闻头条号
-
2021年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顺利举办2021-10-182021年10月8日至17日,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至第三期)在宁夏银川顺利举办。本次培训班由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和儿童福利院给予大力支持协助。三期培训学员共计160人,覆盖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1家儿童福利机构的院长、业务分管院长、社工部门负责人、一线社工等人员。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倪春霞,中心副主任褚晓瑛,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张隽华,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社工处处长王铮健等,出席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并讲话。本次培训聚焦宣传贯彻民政部今年3月11日发布实施的行业标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重点讲解推广《服务规范》的核心内容即“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安置服务模式(以下简称安置服务模式)”。整个培训课程内容全部由《服务规范》起草人员开发并授课,以回应“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为主线,系统回答了儿童福利机构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原因,介绍了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和服务方法等内容,分享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儿童福利机构落地落实、取得成效的对策措施。本次培训课程紧密贴合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能力提升的需求,注重参与互动,有效提高了学员对《服务规范》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行业标准在基层的贯彻实施,同时为儿童福利机构实现优化提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从三期的培训评估问卷结果看,整体满意度评价都很高,培训效果良好,实现了预期目标。稿件来源: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
-
民政部印发《全国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2021-10-15近日,民政部印发《全国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规划明确,到2025年,民政普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显著提升,民政服务对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和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民政相关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全国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全国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实施以来,各级民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组织实施《全国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民政系统普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民政干部职工和民政服务对象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普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依法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平率贝陆锥蚊裾乱蹈咧柿糠⒄?,对加强民政法治建设提出更高要求,做好民政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意义重大。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中央宣传部 司法部<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要求,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民政法治宣传教育 ?。ㄒ唬┲傅妓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紧紧围绕服务“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以提升干部群众法治素养为重点,以增强普法针对性实效性为着力点,以健全普法责任制为保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民政普法工作守正创新、提质增效,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ǘ┕ぷ髟?。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民政普法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普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贴近人民,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坚持服务大局,紧扣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围绕民政事业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提高普法质量,促进民政事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坚持与法治实践深度融合,将普法与立法、执法一体化推进,与加强依法治理有机融合,融入民政日常管理服务之中?! 。ㄈ┲饕勘?。到2025年,民政普法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的法治素养显著提升,民政服务对象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度、法治精神的认同度和法治实践的参与度显著提高,民政相关领域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显著改善?! 《?、民政法治宣传教育重点内容 ?。ㄒ唬┩怀鲅靶敖椒ㄖ嗡枷搿I钊胙靶敖椒ㄖ嗡枷?,引导民政系统干部职工领会重大意义、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义、践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民政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点内容,作为民政系统干部培训重点课程,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入脑入心。加强宣传解读,通过媒体报道、开展交流、举办讲座等形式,运用各类媒体平台特别是民政系统所属媒体平台,发挥基层普法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走深走实?! 。ǘ┩怀鲂芊?。深入持久开展宪法学习宣传,组织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宪法文本,弘扬宪法精神,增强宪法意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加强宪法实施案例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组织开展“宪法进社区”等形式多样的“宪法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并推动学习宣传常态化。全面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增强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 。ㄈ┩怀鲂吨谢嗣窆埠凸穹ǖ洹?。将民法典作为民政系统普法重点,广泛开展学习宣传,大力弘扬民法典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新规定、新概念、新精神,推动民政系统干部职工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不断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斡搿懊篮蒙睢っ穹ǖ湎喟椤敝魈庑疃氐阈妹穹ǖ渲猩婕懊裾姆商跷?。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积极作用,结合开展公益宣传、专题培训、民政服务机构开放日活动等方式,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ㄋ模┥钊胄朊裾乱捣⒄姑芮邢喙氐姆煞ü?。大力宣传有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平等?;?、公平竞争、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防范风险、社区管理服务、防治家庭暴力等方面法律法规。大力宣传社会救助、儿童福利、未成年人?;?、残疾人福利等方面法律法规,增强全面提升基本民生保障水平的法治意识。大力宣传城乡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慈善事业等方面法律法规,为全面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大力宣传婚姻登记、收养登记、殡葬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治在全方位强化基本社会服务中的作用。大力宣传行政区划、地名管理、界线管理等方面法律法规,助力加强相关专项行政管理。加大新出台法律法规规章解读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知晓度,为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奠定基础?! 。ㄎ澹┥钊胄衬诜ü?。突出学习宣传党章,教育民政系统广大党员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尊崇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加强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学习宣传,注重党内法规宣传同国家法律宣传的衔接协调。把学习掌握党内法规作为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列入“三会一课”内容,在考核党员、干部时注意了解相关情况,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提升法治素养 (一)加强教育引导。加强民政系统领导干部法治宣传教育,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坚持领导班子带头学法,将民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推进法治建设情况列入年度述职重要内容,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民政系统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相关规划和各类培训,强化与履职相关的法律知识学习,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教育,保证法治培训课时数量,提高依法办事能力。组织开展城乡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负责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相关法治培训。根据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群体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其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ǘ┩贫导伞M贫穹ㄖ嗡匮疽笕谌氪骞婷裨?、居民公约、社会组织章程等社会规范,融入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管理和各项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婚俗改革,培育文明向上婚俗文化;依法办理婚姻登记,保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推进殡葬移风易俗,及时整治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引导群众依法办理丧事活动,推动殡葬业依法健康发展。指导开通未成年人?;と认?,组织开展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增强全社会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しā返淖跃跣浴3浞址⒒友戏窕?、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せ?、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殡葬服务机构、婚姻登记机关、社会组织登记服务大厅等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窗口法治宣传教育作用,让群众在民政日常服务管理中增强法治观念?! 。ㄈ┩平闲盘逑到ㄉ琛B涫倒穹ㄖ嗡匮嵘卸?,将提升公民法治素养与诚信建设相衔接,通过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婚姻登记、养老服务、慈善捐赠等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健全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和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制度,开展违法失信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推动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把崇法向善、坚守法治等要求纳入民政系统相关评比达标表彰项目评选条件,大力宣传与民政工作相关的尊法守信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 。ㄋ模┘忧糠ㄖ挝幕ㄉ琛3浞址⒒用裾低橙ㄖ涡逃厥痉蹲饔?。在民政服务机构、社区服务设施场所中,更充分体现法治元素,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合发展。依托民政网络平台,加大民政法治文化网上宣传力度。抓住清明节、儿童节、重阳节、国际社工日、全国助残日、中华慈善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倡导制作推进婚丧习俗改革、宣传地名文化等有民政特色、有传播影响力的作品和节目,讲好民政法治文化故事,广泛宣传法治精神。注重发挥城乡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在法治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 ∷?、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 (一)在立法、执法过程中开展普法。把普法融入民政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对社会关注度高、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通过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凝聚共识。对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加强解读,回应社会关切。把普法融入执法过程,宣传普及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相关法律规范,在执法办案程序中向行政相对人、案件当事人和社会公众普法;在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中,加强普法宣传。加大以案普法力度,落实以案释法和典型案例发布制度,使典型案例依法解决过程成为普法公开课?! 。ǘ┰谏缁嶂卫碇锌蛊辗?。指导村(社区)依法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增强群众依法自治观念,打造基层普法阵地、引导成风化俗。引导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不断强化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推动社会组织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尊法守法意识。增强应急处置法治意识,指导民政服务机构广泛开展公共卫生安全、传染病防治、防灾减灾救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方面法治宣传教育,促进民政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在应急状态下依法行动、依法办事、依法维护秩序?! 。ㄈ┏浞衷擞蒙缁崃α靠蛊辗?。发挥社会组织在普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相关社会组织结合自身宗旨、业务范围、会员特点等宣传民政领域法律法规,鼓励成立公益性普法组织。畅通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参与普法途径,配合有关部门壮大普法志愿者队伍,增强社会普法力量。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普法的管理服务、组织引导和资金项目扶持,配合完善政府购买、社会投入、公益赞助等相结合的社会普法机制?! 。ㄋ模┏浞址⒒有录际跣旅教遄饔?。注重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分析民政服务对象法治需求,精准有效强化普法供给。利用好全国“智慧普法”平台和“中国普法”两微一端等普法资源,加大民政普法信息推送呈现力度。鼓励开展普法短视频征集活动。利用“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民政全媒体传播体系,开展全方位、全天候、多层次、立体式普法宣传,增强普法效果。 五、加强民政法治宣传教育实施保障 ?。ㄒ唬┘忧孔橹斓?。各地民政部门要把普法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落实本规划的具体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发挥民政部门内部法治宣传教育协调机制作用,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普法工作难题。强化民政部门与同级司法行政、新闻宣传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强普法协同配合。各地民政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抓好各项重大普法任务落实。把普法工作经费列入本部门预算,按规定把普法列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建立健全行政机关法律顾问制度。加强普法工作日常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总结、推广经验?! 。ǘ┞涫灯辗ㄔ鹑?。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完善普法责任清单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细化普法内容和工作措施,推动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推行“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鼓励民政服务机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加强相关人员学法用法,加大对服务对象普法力度。民政系统所属媒体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加强普法宣传、法律权威解读,促进媒体公益普法常态化、制度化?! 。ㄈ┘忧科辗芰ㄉ?。加强民政干部普法意识和普法能力,把普法任务要求作为民政干部培训和执法人员培训必备内容,培养普法工作骨干。鼓励结合实际充实民政普法宣讲力量,组织符合要求的专家学者律师等,深入基层开展民政普法活动。加强民政普法工作规律性、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为提升普法能力提供有力支撑。
-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实施“全国社会组织官网保护计划”的通知2021-10-1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社会组织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各社会组织:为了进一步铲除非法社会组织土壤,保障合法社会组织网上活动权益,提升社会组织数字化治理能力,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决定联合百度公司共同实施“全国社会组织官网?;ぜ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内容(一)服务对象:民政部门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二)保护内容:对社会组织官方网站进行公益认证和?;?,在百度搜索结果中对其加注“官方”和“社会组织”标签,并将经过认证的官网信息前置显示,以方便社会公众识别,提高合法社会组织的公信力、传播力。图1:官网保护样式二、申请方法(一)社会组织可登录中国社会组织政务服务平台(www.chinanpo.gov.cn,首页左下角“社会组织官网?;ぜ苹保┗蛘咧泄缁嶙橹裎⑿牛ú说ァ拔乙焓隆薄肮偻;ぁ保?,进入“全国社会组织官网?;ど昵肫教ā保峤幌喙匦畔?,申请公益认证。百度公司在收到相关申请信息后,将通过底层数据接口进行多重校核比对,核验通过后正式实施?;?。(二)该认证与保护属于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三、有关要求(一)每个社会组织可申报一个网址,填写规范可参看申请平台提供的示例,信息务必完整准确。图2:填写规范示例(二)申请审核日期为5个工作日,请注意查收邮件,保持联络畅通。(三)咨询邮箱:guanwang@baidu.com。(四)各地登记管理机关要及时将本通知转发给社会组织,同时欢迎广大社会组织积极申请,共同营造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清朗网络环境。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2021年10月13日文章引用请注明转自“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
-
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课全国授权平台”网站上线发布2021-10-13未来网西安10月12日电(记者陈文丽 通讯员宋宇安)2021年10月11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办公室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西安市委网信办、法制网、中国青年网、未来网等联合举办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网络?;し致厶场痹谏挛魇∥靼彩芯傩?。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作为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的一部分,“青少年网络?;し致厶场币浴巴晟埔婪ㄖ瓮逑?维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主题,旨在营造网络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全面推进依法治网体系建设,凝聚青少年网络信息?;す彩?为青少年网络安全保驾护航。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4.9%,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10月10日,“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布,调查显示我国儿童青少年整体精神障碍流行率为17.5%(其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占6.4%、焦虑障碍占4.7%,对立违抗障碍占3.6%、重性抑郁障碍占2.0%),我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面临严峻挑战。专家呼吁唤起和推进核心知识的知晓率,使大部分孩子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 ≡?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网络保护分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食品报、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继续教育委员会、未来网联合启动“未成年人?;す婵稳谌ㄆ教ā薄M?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秘书处青少年网络安全保护工作组、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起草,联合发布机构有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广东广西海南上海等地互联网协会、湖南移动互联网协会、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继续教育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吟诵教学法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电子竞技运动协会、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中国生物多样性?;び肼躺⒄够鸹峄チ⒄够?、搜狐网、国广东方、宁波出版社、彩虹之家等32家机构,共同发起《公益版权,共筑晴空——未成年人?;こ槭椤贰! ?图左至右依次为中国食品报社管理稽查处处长孙霞,百度集团副总裁、总编辑 张东晨,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秘书长王斌,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继续教育委员会主任黄奎锋) (图为百度集团副总裁、总编辑张东晨宣读倡议书) (图为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斌介绍未成年人?;す婵稳谌ㄆ教?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撑好网络?;ど?、做好国家护苗人,在网络空间为未成年人创造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需要政府、司法机关、相关组织、企业等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合力。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ぷㄕ?规定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一直以来,政府部门、公检法机关、相关行业组织和互联网企业等机构致力开展青少年安全?;ず屯缢匮逃?并创作、积淀了许多优质素材课程,但也客观存在着影响面窄、重复利用率低的痛点。一方面,未成年人?;た纬痰闹谱鞣?都希望这些公益内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社会认知,另一方面,许多未成年人?;ぷ橹⒐嫒耸吭诳贡;すぷ魇比鄙俸鲜式萄夭幕蛞虬嫒ㄔ虿荒苁褂?而且双方也缺少一个便捷沟通及快速授权的桥梁和渠道?! ∥闯赡耆吮;す婵稳谌ㄆ教ú扇」婢柙哪J?多方携手推出适合互联网传播的未成年人公益课程,旨在呼吁社会各界、整合优势资源、凝聚各方力量,建立跨部门、跨行业建立协作机制,组织全国力量共同参与开发未成年人?;た纬獭! ∈着舷呖纬逃?中国生物多样性?;び肼躺⒄够鸹?中国互联网协会调解工作委员会,未来网,作业帮等机构联合出品的《亚洲象为什么“离家出走”》、《“厉害”的东北虎为什么濒临灭绝》等?;け粑6锕婵蜗盗?围绕亚洲象、东北虎等濒危动物的生存现状,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价值观;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等机构联合推出的《少年“维特”的成长日记》4集课程和《未成年人吸烟问题》、《如何避免欺凌,遇到欺凌怎么办》等四叶草系列专题课程,聚焦校园安全、亲子关系等备受家长和学生关注的话题;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推出的《英雄烈士不容亵渎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等英烈公益课;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宁波网信办指导,宁波出版社推出的《上网要把隐私护》、《让网络谣言无处可飞》、《网络有害信息要防范》等青少年网络素养动漫微课,淄博市网信办联合推动《幸福是什么,如何追求幸?!返?。 重点推进课程项目:中国食品报正在制作的《话说儿童食品安全法》等食品安全与科学营养课,北京人大常委会教课文卫体办公室等多机构联合编撰的《小学生健康教育读本》的推动专家课和动漫课制作,未来网等联合开发青少年科学实验课,近期也将在平台上线,共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互联网上“爱”的家园?! 》⑵鸹沽虾粲跎缁岣鹘缁卸?、精诚团结、紧密合作,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的创作与传播,本着公益初心、互通有无、合力保护原则,向社会捐赠未成年人?;す婺谌?让未成年人网络安全“?;ね备喂?共同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朗的网络蓝天!(来源:未来网)
-
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筑牢健康中国根基 ——解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2021-10-13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体现。我国儿童健康工作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需求,这对我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吨泄⒄垢僖?021—2030年)》(以下简称“新儿纲”)的颁布实施,对指引未来十年我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方向、推动儿童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看,新儿纲“儿童与健康”领域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点。一、主要目标设立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谋划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期盼新儿纲“儿童与健康”领域主要目标围绕当前我国儿童面临的突出健康威胁设立,包括降低儿童死亡、防控主要健康问题、提高健康素养和儿童体质、改善儿童健康服务公平性可及性等方面内容。在降低儿童死亡方面,虽然我国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已明显降低,且已经优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但下降速度趋于缓慢且与高收入国家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同时存在新生儿死亡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占较高比例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新儿纲在要求持续降低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基础上,专门对新生儿死亡率提出了具体目标。在防控主要健康问题方面,当前我国出生缺陷病例数量相对较多,常见疾病持续威胁儿童健康,儿童恶性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儿童生长迟缓和贫血问题依然存在且超重肥胖问题不断凸显,儿童视力不良影响广泛且低龄化、重度化问题严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纲要针对这些主要健康问题也分别设置了防控目标。在提高健康素养和儿童体质方面,纲要关注到个体健康素养和体质对儿童健康成长乃至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作用,在新儿纲中特别强调要普及儿童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儿童及其照护人健康素养水平,促进城乡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供给,并提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优良率要达到60%以上的主要目标。在改善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方面,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儿童健康资源分布不均衡,儿童健康状况在城乡、区域及人群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因此纲要在首个目标中明确提出,未来十年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以促进儿童健康服务的公平可及。二、策略措施坚持过程导向,构建起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儿童健康工作格局新儿纲“儿童与健康”领域的策略措施紧扣主要目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整体布局、各有侧重,考虑到了决定儿童健康的社会经济、公共政策、卫生系统、物质环境、社会支持、社会心理以及行为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促进齐抓共管、综合施策的发展环境形成。在宏观政策层面,纲要提出完善儿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强儿童医疗保障政策与公共卫生政策衔接、加大对儿童医疗卫生与健康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儿童医学人才培养、加强儿童健康领域科研创新等具体措施,为落实儿童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协调机构部门间协作关系、指导儿童健康资源优化布局、促进医学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指引了方向。在中观儿童健康服务层面,提出建设统一的妇幼健康信息平台,推行“互联网+妇幼健康”服务模式,构建国家、区域、省、市、县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推广婚姻登记、婚育健康宣传教育、生育指导“一站式”服务,推动围产期、产前产后一体化和多学科诊疗协作,加强新生儿筛查、评估、管理、救治和访视,推广儿童疾病防治适宜技术,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加强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推进0~6岁儿童残疾筛查,构建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评估治疗、?;稍ず托睦碓卜裢?,提供适宜儿童的性健康服务等具体措施,明确了未来十年儿童健康服务的重点。在微观个体行为生活方式层面,纲要强化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提出预防和制止儿童吸烟、酗酒,引导科学均衡饮食、吃动平衡,指导监督学生做好眼保健操,纠正不良读写姿势,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知识,确保儿童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不少于1小时,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合理安排儿童作息等具体措施,有助于促进儿童建立科学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习惯,形成对个人有益、对家庭负责、为社会所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三、纲要整体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将儿童健康事业推向高质量发展一是体现了系统观念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坚持系统观念”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五个原则之一。作为保障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儿童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国家行动计划,新纲要注重坚持系统观念,明确提出将儿童健康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将儿童健康主要指标纳入政府目标和责任考核,为构建政府统筹、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共同提升我国儿童健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供抓手。二是强调儿童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儿童健康事业已从“量的累积”转向“质的提升”。推动儿童健康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童健康需求的必由之路。纲要强调了未来十年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和方向,针对儿童健康服务体系、儿童健康服务模式、儿童健康科研创新、儿童健康管理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明确“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纲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政府、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既明确了政府在政策制定、投入等方面优先保障儿童健康的职责,也强调了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家庭、社区、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等多方联动的机制,更强化了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是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推动建立“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全民意识,提出实现政府牵头负责、社会积极参与、个人体现健康责任,将健康中国“共建共享”的基本路径落到实处?!耙环植渴?,九分落实”。纲要为今后十年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擘画了蓝图,而如何实现这一蓝图,需要全社会、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发力,特别是要将纲要的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纳入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安排,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建立健全及时有效的监测、评估与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稿件来源:中国妇女报作 者:王芳(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儿童工作智库专家)
-
民政部召开全国民政法治工作会议2021-10-1210月11日,全国民政法治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嵋橐韵敖椒ㄖ嗡枷牒拖敖阶苁榧恰捌咭弧敝匾不熬裎傅?,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十三五”以来民政法治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民政法治建设任务,以高质量法治引领保障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纪恒出席会议并讲话。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出席会议并致辞。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爱文出席会议?! ?nbsp;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将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nbsp;会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牢民政法治建设正确政治方向。一是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障人民群众特别是民政部门直接服务对象的基本权益。二是必须树牢法治意识、强化法治观念,将法治思维贯穿到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三是必须推进民政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各载体衔接、立法执法普法全链条发力、各级各地民政部门全系统联动。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始终与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法治建设机制?! ?nbsp;会议总结了“十三五”时期,民政法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展?!笆濉笔逼?,各级民政部门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立法,民政法规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着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民政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 会议强调,“十四五”时期,各级民政部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全面落实“一规划两纲要”为抓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民政法治建设的获得感,为全面推动民政事业现代化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要着重抓好四方面重点任务:一是推动加强民政领域重点立法,协助做好开门立法,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积极性,以良法促发展、保善治。二是深入推进民政依法行政,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抓好政务公开、高水平执法和行政复议等工作,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三是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实施民政系统“八五”普法规划,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着力将社会矛盾化解在基层,助力建设法治社会。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健全推进机制,强化队伍建设,用好信息智能技术,强化民政法治工作保障。 会上,北京、上海、浙江、湖南、广东、贵州等?。ㄇ?、市)民政厅(局)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崆?,10月10日,李纪恒还深入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陆家嘴街道和黄浦区五里桥街道,调研社区治理、养老服务和未成年人?;さ裙ぷ?,考察民政法治推进情况。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回顾百年党史,砥砺初心使命?! ∪舜笊缁峤ㄉ栉被嵯喙厮揪指涸鹜?,各?。ㄇ?、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负责同志,民政部各司(局)和有关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民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各副省级城市民政局有关负责同志和法治机构全体人员,民政部各司(局)、直属单位全体人员,有关社会组织负责人在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来源:中国民政)
-
企业、基金会和志愿者如何参与山西抗洪救灾2021-10-12近期,山西大部分地区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引发山洪和地质灾害。据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消息,山西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12.0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1.7万余间房屋倒塌。其中,太原、阳泉、临汾、长治、吕梁、晋中大部分地区都创下了10月上旬累计降雨量纪录。10月9日,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针对山西严重洪涝灾害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据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负责人郝南分析,山西省受灾人口的密度没有河南水灾高,积水也没有河南深,但山西受灾范围比河南受灾范围更大。同时,此次山西洪灾,且气温下降后持续走低,较前期山西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下降8℃~10℃。当地海拔较高的受灾地区气温已接近零界点,当地天气预报显示,近期将继续降温,目前山里被洪水冲过的地方没有了房屋,住也是问题,就算房屋没有倒,但被褥都湿了,零下的气温也很难干。救援和恢复面临挑战。相对河南水灾,参与山西救灾的企业经过了几天的沉寂期,在10月10日开始爆发,大量的基金会和志愿者也参与到整个的救援救灾过程中,那么到底如何做呢?1资金捐赠资金捐赠是一般企业或者基金会采取的资助方式,目前一般会采取如下三种捐赠渠道:1.全国性的基金会。目前接受资金比较多的是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儿慈会、壹基金和爱德基金会,都分别设立了相关的山西救灾的专项基金账户,可根据情况进行捐赠。2.山西本土的基金会。目前推荐的山西省红十字会、山西省慈善总会和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及山西各地市的慈善总会也开了相关的捐赠账户。3.其他一些基金会和公益组织。目前一些基金会和公益组织也开始进行捐赠,各地可根据需求来找到匹配的基金会。2 物资捐赠由于受灾面积比较大,而且洪水来的比较快,很多农村目前还没有及时抽水,同时由于天气寒冷,缺乏大量的救灾和生活物资。比如:小型水泵、大型水泵、发电机、消毒液、雨靴、连体雨衣等。同时缺乏大量的生活物资,包括食品饮水、卫生清洁、安全防护、妇幼特需、电暖器,以及棉衣,棉被等。目前由于受灾面比较广,马上进入冬季,物资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目前是多多益善。3志愿者参与此次水灾覆盖面广,一个是需要大量的应急救援志愿者的参与,目前山西本地的天龙救援队在协调省外救援队的参与,河南、山东等的救援队已经开始进入到山西,各地救援队可以联系后进入。同时,很多相关的协调工作也需要志愿者的参与和支持,目前的人力缺口是比较大的。洪水消退后,需要大量的房屋清洁,农田处理等的工作,需要大量的志愿者。这部分的需求是比较大的,也较长期,可与当地的志愿者管理部门或者社会组织沟通。同时可以发挥志愿者的专业优势,比如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提供公益洪灾专线的支持。那么资金捐赠具体要做什么呢?有如下建议:1 根据需求采购救援和救灾的物资??筛菔占男枨笄宓?,委托捐赠机构进行购买后发放。2结合企业、基金会的特长和优势创新开展1.利用专业特长开展资助,比如病痛挑战基金会特别开通“山西洪灾罕见病家人援助通道”,与山西罕见病家庭共同面对灾害。如果身边有罕见病家庭因此受灾,有任何灾情期间的困难、物资需要、诊疗需要给予帮助。2.文物保护。山西的文物资源比较多,此次受灾也比较严重,国宝晋祠多处建筑漏水。目前很多的企业基金集中在文物保护,比如腾讯、字节跳动基金会明确部分用于当地古籍修复,山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还设立了三晋文明守望专项基金等。3.志愿者保障资金。目前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到救援、救灾和相关的支持工作中,目前志愿者的保险,交通保障,后勤保障都比较缺乏,目前还没有专项的经费进行支持,需求较大,大家可以重点关注。4.社会组织的运营经费。山西的社会组织大量的都参与到此次的救援救灾中,但是整体缺乏相关的资金支持,可以考虑以小额资助的方式支持山西省社会组织的运营经费。5.灾后重建。灾后重建工作,助力灾区人民恢复生产生活。河南水灾后的灾后重建项目是比较多的,目前很多项目在持续中,也可以作为企业和基金会的主要资助方向。为了提升社会力量救灾的效率,加强外部资源、专业力量与本土社会组织的有效合作,多个中国本土社会组织联合搭建了一个省内外协作和资源对接的平台——社会力量支持山西抗洪协调网络平台,主要用于:①省内外协作和资源对接的平台②受灾需求收集和信息提供的平台③项目落地机构推荐和省内资源协调平台企业、基金会和志愿者也可以联系社会力量支持山西抗洪协调网络平台来开展当地的抗洪救灾的工作。(来源:公益时报,作者王忠平为北京和众泽益公益发展中心创始人/主任,社会力量支持山西抗洪协调网络平台总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