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华儿慈会)的太阳村专项基金创始人张淑琴——陕西省未管所退休女警官,一个平凡普通的女性,却以博大的胸怀,超人的胆识,于1995年,在陕西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专门无偿代养代教服刑人员子女的儿童村(后改为太阳村)。20年来的风雨历程,几多坎坷,几多艰辛,她痴心不改,把她的情,她的爱都献给了这些无父母关爱的孩子。张淑琴和和服刑人员孩子的故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传为佳话。
这是2014年暑假里的一天。午夜,电话铃声将好容易才入睡的张淑琴又一次惊醒,远远地,传来李静断断续续的声音。也可能信号不好,也可能远在湘南的山区,也可能孩子太激动,她只说了两句话,信号就断了,但是张淑琴清楚地听到:“张奶奶,我考上了,是上海华东大学……”“李宝呢?李宝怎么样?……”又有了一点信号,“李宝差了一点,400多分……”张淑琴一下子清醒了,她日夜担心的这对双胞胎姐妹的高考,终于有了消息。然而眼前浮动的,一直是两个5岁的小女孩,长得一模一样,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依偎在陕西省女子监狱一位警察阿姨身边。也就是那天上午,一位园长阿姨将她们送到妈妈服刑的监狱门口,幼儿园被拆除了,园长想帮也帮不了爸爸去世妈妈服刑的小姐俩。
在西安太阳村,姐妹两待到七岁,她们上了一年级,成为西安市太华路小学的学生,三年级时,北京刚刚建成的太阳村需要一批小骨干,她们和其他几个小朋友一起来到北京。2004年暑假,她们和几个孩子一起回西安看妈妈,没想到就在这一天,妈妈在监狱减刑大会上被减去余刑当场释放,当俩姐妹突然出现在妈妈面前时,母子三人悲喜交加,哭作一团。
西安太阳村“女性刑释人员中途宿舍”收留了她们,这是一个专门为女性刑释人员提供中途服务的机构,这里除了对一些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处安身的女性刑释人员提供免费食宿、职业培训和安置就业服务外,也为与家庭失去联系的刑释人员提供代买车票、寻找亲属,有的会一直护送她们回家。
夜晚,母子三人紧紧靠在一起,不知该向何处去?按与太阳村签定的协议书,刑满释放后三个月内其父母必须将孩子接回家,以尽父母之职责。然而在监狱临近快服刑期满前,她们的妈妈就给老家的亲戚写过好多信,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临了到出狱也没得到半点回音。在西安她们举目无亲,出狱前妈妈还得了怪病,两腿无法行走,姐妹俩只有不停地擦去妈妈脸上的泪水。突然,姐妹俩想了个办法,给北京的张奶奶写封信,请求张奶奶收留她们妈妈,帮妈妈看病,她们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答太阳村……
看到孩子稚嫩的字体,看到孩子们为妈妈写的请求信,张淑琴鼻子一阵阵发酸,难为孩子们为妈妈付出的各种努力。第二天她就派人赶到西安将母子三人接到了北京,并立刻安排送她们的妈妈进医院。多次治疗后她们妈妈的腿慢慢会走路了,到后来拐杖也丢掉了。一天晚上,姐妹俩来到张奶奶宿舍,求张奶奶留下妈妈,叫妈妈在太阳村工作。
“你妈妈没有文化,能干什么工作呀?”
“照顾小宝宝?!苯忝昧┮炜谕厮?,看来她们早就商量好了。
“我看见警察叔叔又送来几个小宝宝,幼儿室的阿姨肯定忙不过来……”常有派出所法院送来涉案人员携带的小婴儿,太阳村的孩子们都喜欢到那里帮忙抱孩子。
小姐俩早就在太阳村东瞅西瞅在找适合妈妈干的活了。张淑琴一阵感动,她看到孩子们的用心良苦,看到她们母子情深,看到她们对妈妈的不离不弃……她们的妈妈留在了太阳村,成了太阳村宝宝室一名员工,成了照顾小宝宝的一名爱心妈妈。从此,太阳村又多了一项工作,安置孩子们无家可归的爸爸或妈妈,有的种地,有的做饭,张淑琴索性给那些有缝纫手艺的妈妈们办了个小服装厂,除了给孩子们缝缝补补外,还教女孩子们学习缝纫技术。
转眼,姐妹俩成了中学生,她们的学习在班级名列前茅。太阳村一直推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模式,除了学龄前的儿童有爱心妈妈照顾,其余宿舍都是大孩子照顾小孩子,每个宿舍都有一个“爱心哥哥或爱心姐姐”,负责宿舍所有孩子的纪律、卫生以及学习。11岁的两姐妹,分别是两个宿舍的“爱心姐姐”。她们逼着比她们小的女孩子洗头发,换衣服,带她们出去买小内衣,商量怎么种那块小自留地,俨然是一个大姐姐。
没想到李静得了嗜睡症,一静下来就会昏昏入睡,无论坐车、上课、开会……不停地被同学晃醒,孩子很痛苦,妈妈更痛苦,跑前跑后找名医,找偏方,每天给女儿熬中药。李静喝中药喝到闻见药味就想吐,看见药碗就想哭……后来,张淑琴找到一家医院的神经内科,要为她做24小时监测,夜晚监测室里,李静睡在病床上,陪同的老师睡在长条椅上……尽管四处求医,李静的嗜睡症一点也没见好。但是学习成绩却一点也没退步,孩子们都说李静睡着觉都能听课。
一转眼,俩人都上初二了,外地户口在北京无法上高中,更不用说考大学了,要考大学只能回原籍上高中??吹胶⒆釉庾铮簧倮鲜Πㄕ攀缜俣既袄罹卜牌细咧?,在这里初中毕业可以考职业学校,学一门技能早早就业。姐妹俩谁的话也不听,毅然回到原籍,住进简陋的宿舍,开始了人生的拼搏。她们又上了当地重点高中,李静又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美术专业。
喜笑颜开的两姐妹
一眨眼,姐妹俩到了高考的时候,她们的妈妈还是整天找医生,经常寄药给李静,可是四五年吃的药像扔在水里一样,丝毫没有好转。在学习上张淑琴知道谁也帮不上忙,她们没有能力上补习班,没有人为她们补习功课,顽固的嗜睡症会不会使孩子的大学的梦彻底毁灭?高考那几天,张淑琴告诉她们的妈妈回去陪陪孩子们,给她们做几顿好吃的饭菜,或像有的孩子家长一样给她们找个宾馆住两三天,打个车送她们到考场,她们的妈妈摇摇头:“不用了,这儿离不开,随她们去吧!”
高考结束了,没有两个孩子的电话,问妈妈有没有打个电话问问,妈妈说不敢问。过几天还是没有她们的消息。一天,张淑琴看见她们的妈妈偷偷抺泪,她说孩子们受了太多的苦,万一没考上,她们怎么承受……张淑琴用她的话安慰她:“随她们去吧,她们比我们想象的要坚强许多许多?!?
李静考上了,经过努力,2015年李宝也考上了大学,两姐妹的妈妈乐得合不拢嘴,她逢人就说:“我赶上了好时代,碰上了张淑琴这样的好人,她对我们母女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真的忘不了!”。
本文系根据张淑琴主任提供的材料略加整理改写,不敢掠美,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者简介:
侯中久:作家。原为吉林新生报副总编,现为北京太阳村编辑、志愿者
通讯地址:北京市顺义区赵全营镇板桥太阳村
邮编:101300
电话:010—57223522(办)
手机:15300096522(办)18201327319(个人)
来源:搜狐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