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建筑师朱竞翔挑战不可能!3天造好幼儿园2017-08-23为平民而设计 建筑师的机遇和责任 3天,是72小时,是4320分钟, 是从淘宝下单到收货的时间, 是小长假短途旅行的时间…… 但你绝对想不到, 它是一座幼儿学校建造的时间! 曾有座学校刷爆我们的朋友圈。 它当然很美很有范儿, 但对于偏远农村来说, 哪里有钱去打造这样有范的设计?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天的“快建筑”该不会像“快时尚”一样, 廉价、粗糙,还得经常修补? 毕竟建筑不是开玩笑, 3天顶多能挖个地基吧? 朱竞翔设计的“童趣园”↓ 在贫瘠的农村里, 孩子们最幸福的事, 就是可以搬到宽敞明亮的学校里。 按照一般的施工进度, 没有三个月根本建造不起来啊! 只用3天就可以建造好的“童趣园”↓ 建筑师朱竞翔却要挑战不可能! 别看他梳着分头像个书生, 但却是个狠角色, 不仅是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的副教授, 更是“轻质建筑”的砖家! 早在很多年前, 他就给南半球的贫困地区设计过学校。 只要30天, 就能“伸缩”出一个明亮的教室! 随着研究的深入, 朱竞翔还尝试用木结构进行设计。 在2016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 他展出了自己的木构作品“斗室”, 这个童趣的作品被孩子当成了游乐园。 木构“斗室”,孩子自己就会玩起来!↓ 可以攀岩↓ 可以躲猫猫↓ 可以席地而坐↓ 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时候, 朱竞翔就已经完成了20座童趣园。 每座面积在30-60平米之间, 可以非??焖俚拇罱?, 并且不需要特别的设备。 带着孩子的期望, 大家跟着建筑师到了施工现场。 但所有人都惊呆了—— 因为你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堆木头框架。 施工现场,摄影@赵妍↓ 要说在村里面造房子, 光是地基都能弄上一段时间。 村民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 怀疑的声音一波接着一波。 朱教授却坚定地说:开工! 原来所有的准备工作, 早就在前期测试完成了! 场地测量、建筑设计、产品打样, 所有都在工厂里完成, 还反复尝试了很多遍—— 这让现场施工做到最简单! 考虑建造也是建筑师的设计部分?!? 建筑师也事先考虑好运输的问题: 轻便的预制原木结构, 只要一节集装箱, 就能装载完毕。 便捷的建造过程, 就连小孩子都可以参与。 所有的木材结构全都打磨处理, 杜绝在搭建过程中受伤。 一起来搭建,摄影@金宇轩↓ 不需要费苦力, 村民们就像是在堆一个大型的积木。 最后屋顶再用 当地的粘土烧制瓦材来建造。 除了校舍的便捷性, 还考虑到南北的温差: 在寒冷地区,采用保温性的板材; 而炎热区域,通过空气对流来降温。 简易的外形结构固然重要, 但创造一个实用有范的室内, 也是朱竞翔一直想做的。 凹凸的空间就像是一个游乐场, 内饰采用方格形状的基本单元, 高低错落很别致。 北方地区注重保暖性 温暖的南方,潮湿的气候,
-
【公益时报】民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ぶ蟹⒒由缁峁ぷ髯ㄒ等瞬抛饔玫闹傅家饧?/div>2017-08-2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さ男滦肆α?,在回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社会服务需求、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中具有积极作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囊饧罚üⅰ?016〕13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4号)有关精神要求,近日,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ぶ蟹⒒由缁峁ぷ髯ㄒ等瞬抛饔玫闹傅家饧罚穹ⅰ?017〕126号,以下简称《意见》)?!兑饧肺啤耙技彝ゾ≡?、充实基层力量、注重因地制宜、强化专业作用”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引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恼叽胧?。 《意见》明确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主要任务:一是协助做好救助?;すぷ鳌P古┐辶羰囟彝ニ娣?,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组成、监护照料、入学就学、身心健康等情况进行调查评估,对重点对象进行核查,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照料。及时发现报告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其他受虐行为,协助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做好对无人监护或遭受监护侵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精神关爱和临时监护照料工作。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链接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公益慈善资源,引导公益慈善力量、相关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物质帮助和关爱服务。二是配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协助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法制宣传和家庭暴力预防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受委托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其正确履行抚养义务和监护职责。配合调解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矛盾,促进建立和谐家庭关系,为隔代照顾家庭提供代际沟通、关系调适和能力建设服务。引导外出务工家长关心留守儿童,增进家庭亲情关爱,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三是积极开展社会关爱服务。协助中小学校和农村社区做好安全教育,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增强防范不法侵害的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协助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及早发现并纠正心理问题,提供心理援助、成长陪伴和?;稍し瘢璧夹睦硌沽透好媲樾?,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人格健康发展。提供社会融入服务,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协助做好农村留守儿童不良行为临界预防,对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实施早期介入和行为干预,帮助其纠正偏差行为。 针对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专业力量薄弱和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意见》提出以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为重点,加大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使用力度:一是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鼓励城市相关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街道社区中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通过对口支援、实习实训、提供培训督导等方式支持农村地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将乡镇(街道)民政助理员、村“两委”成员、家庭关系调解员、儿童福利督导员、未成年人?;ぷǜ伞⒒闱嗌倌晔挛窆ぷ髡?、基层团干部、基层妇女干部等纳入相关部门社会工作培训范围、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推动符合条件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和社会工作学历学位教育。二是积极培育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加快发展以农村留守儿童为重点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未成年人?;せ购投@箍梢酝ü夥烟峁┏∷?、开展项目合作等方式孵化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延伸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け哿?。三是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建设。将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作为充实基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髁α康闹匾侄?,推动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乡镇依托民政事务办公室、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或妇女之家、儿童之家、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现有综合服务设施设立社会工作站(室)。通过由具备社会工作教育培训背景的基层工作人员任职、公开招聘、委托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运营等方式配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团队,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采取定点服务、巡回服务等方式为乡镇(街道)辖区内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四是加强相关单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配备使用。推动未成年人?;せ埂⒍@?、救助管理机构通过开发设置岗位、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未成年人?;せ购投@箍筛菪枰缁峁ぷ髯ㄒ蹈谖幻魅肺魈遄ㄒ导际醺谖弧9睦行⊙?、青少年服务机构、妇女儿童服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设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配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意见》明确了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ぶ蟹⒒由缁峁ぷ髯ㄒ等瞬抛饔玫闹С直U洗胧?,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措施、加强宣传引导方面提出了要求。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明确了民政部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共青团组织和妇联组织的职责任务。在强化?;ご胧┓矫妫裾拷ü缁嶙橹斡肷缁岱裣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三区”计划、城乡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等方式,为各地探索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ぶ蟹⒒由缁峁ぷ髯ㄒ等瞬抛饔锰峁┲С郑⒁蟾鞯馗饔泄夭棵磐贫烧峁┣沂室松缁岢械5呐┐辶羰囟匕;すぷ髂扇胝郝蚍裰傅夹阅柯迹ü郝蚍穹绞街С稚缁峁ぷ鞣窕剐剐畔⑹占?、监护情况调查评估等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在加强宣传引导方面,要求选择一批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服务需求较大的地区和单位先行开展试点,在试点基础上创建一批示范地区和单位,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由点及面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广泛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要求及时总结提炼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氖导椋惴盒冉湫秃统墒熳龇?,提高社会认知、扩大社会共识。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作用的有关要求,促进农村困境儿童保障工作,《意见》最后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农村困境儿童相关工作参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开展。 附件:《民政部 教育部 财政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ぶ蟹⒒由缁峁ぷ髯ㄒ等瞬抛饔玫闹傅家饧罚穹ⅰ?017〕126号)【凤凰网】儿童福利主任的网络化探索2017-08-22试想,假如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个儿童福利主任,他拿着公益组织和政府每个月几百元的补贴,但是不论谁家孩子有事情都可以找他帮忙,没有医保、上不起学,甚至逃课打架、不搞卫生,都有人管,那么孩子的成长路径会不会因为这个人而有一点不一样? 新疆伊宁,一位儿童福利主任(左)为年轻的妈妈讲解儿童有哪些基本权利 儿童乐益会等公益组织为“儿童福利主任”提供培训,教他们如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东西 11岁的拉则(化名)生活在四川省凉山州,父母基本失去劳动能力,家里由奶奶照顾,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儿童福利主任杨热作为拉则办理了农村低保和医保,有了“特殊困难儿童”生活救助。三年来,热作还帮助11名辍学儿童重返学校,为七名新生儿办理了户口登记,引导两名重病儿童到县医院就诊;说服五名孕妇到县医院定期做产检;给全村70名14-16岁少女做了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普及 阿福(化名)的父母是十年前去世的,他和爷爷奶奶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拔抑腊镏飧黾彝サ奈ㄒ话旆ǎ褪歉谋湔飧黾彝サ木米纯??!倍@魅握攀∮∷?。他帮助阿福申请了每年7200元的孤儿补助,还申请了危房补助,翻新了房屋。现在阿福家养了三十多只羊,种植了经济作物。 编者按 5月14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民政部共同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协办的“缩小差距:让儿童福利零距离”的论坛上,如何探索出更具创新性同时有接地气、可持续的项目,成了讨论的焦点,而“儿童福利主任”这一运作了三年多的项目模式也被关注。 在1989年,全球各国首脑就通过签订《儿童权利公约》确认了所有儿童均享有平等的权利,这一《公约》也成为历史上加入国家最多的国际人权公约。从此,让儿童获得全方位的基本社会服务和?;?,在法律高度上,成为了每个国家需要承担和履行的责任。这意味着,政府应是其中首要的责任方。 仅从这个世纪来看,我国政府在普及公平的儿童福利服务工作方面就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按出台时间顺序回顾,包括艾滋病“四免一关怀”、农村低保、城市贫困人口住房保障、免费普及义务教育、新农合、孤儿养育津贴、儿童发展纲要和艾滋病患儿补助金等8项重大措施,政策出台密度之大和覆盖领域之广都可谓史无前例。 但从现实执行角度来看,这些政策在偏远贫困地区却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站在服务提供方——政府的角度来说,这些地区交通不便、群众收入偏低、当地政府机构缺乏专业能力、难以改变的社会习俗都限制了儿童福利服务的覆盖;而从弱势儿童及其家庭角度出发,他们由于贫困、受教育程度低、语言障碍、信息缺乏以及对自身的耻辱感,很难获悉或者知道如何申请所需的服务。 在很大程度上,多年以来,国内外NGO组织以及志愿者群体反而是这些偏远地区儿童工作任务的具体承担者。但由于资金、人力、与政府资源对接等问题的无法克服,这些民间群体的力量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并且鲜有实现大面积网络化覆盖服务模式存续的机构。 于是,这次实现了局部突破的,覆盖了最贫困、最偏远和最边缘儿童的“村级儿童福利主任”模式,就成为了一次由政府主导的、在儿童福利领域的创新。这个扎根村级社区的“儿童福利主任”,实现了社会服务体系中“最后一公里”的落实,在试点的4年间、5个省份的120个村落内,的确弥补了当地儿童服务的差距。 不得不说,这个由政府主导、多方力量协同合作的项目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一改大众眼里对政府项目只注重政绩、无法有效落实的固有印象。但也正由此,我们对这个创新模式的期待值也随之增高——如何能在这个项目的持续性上做文章,将其纳入村级工作的基本制度,不让它成为“三分钟热度”的面子工程,就成了多方关心的关键之处。 1.赤脚儿童社工 “我的工作很多,很杂,一时也说不清?!闭缭谡飧龈谖簧系脑颇下ごㄏ毓闩链宓睦钫?详见本期10版《村里的男“儿童主任”》一文)对《公益时报》记者所描述的那样,“儿童福利主任”的工作包罗万象,凡是儿童应该享受的福利政策,他都要去落实。 这其中包括帮新生儿上户口,连接低保、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等政策资源,督促学生上学,督促家庭让儿童及时就医以及定期组织儿童活动等??梢运?,只要是涉及到村里儿童的事,在这个岗位上的人就责无旁贷。 比如,给新生儿上户口这样一件事,因为在云南和四川的少数民族试点地区,很多当地的成年人认为户籍没有用而被忽略掉。但目前,国内相当部分的政策以及福利待遇都是以户籍为依据,如贫困家庭的最低生活保障资格获得、义务教育、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制度均以户籍为前提。所以,在这些地方,协助家长为新生儿及时获得公民资格就成为了迫切的服务内容。 但回顾起项目概念的雏形,黄晓燕介绍说,它最初的设计其实只是为了针对艾滋病孤儿这一群体。 黄晓燕是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拥有社会学博士学位,也是“儿童福利主任”项目专家团队的领军人物。她说,这一概念的源头最早要追溯到2003年。 当时,我国开始出现了艾滋病孤儿的报道。第二年,民政部开始利用国家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源,在几个受艾滋病影响严重的重点地区开展艾滋病孤儿的排查和救助工作,工作人员主要来自县级民政局以及部分地区的乡级民政助理。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地区,这成了一项相当艰巨的任务。 “四川凉山州昭觉县有一位乡民政助理员,名叫白史体?!被葡嗷匾渌担钡氐卮ζ?,上山的路非常难走,雨雪天气时几乎就无路可走,“除了及时把生活救助金送到全乡上千名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手中,白史体要加很多班才能和孩子、孩子的家人聊上几句,好帮助他们解决其他困难。” 一转眼到了2010年,民政部再次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同时引入了5所高校的儿童福利和社会工作研究人员,并且将关注的目标拓展到所有孤儿、困境儿童乃至所有儿童。作为社会工作研究的先锋,黄晓燕是那次研讨会的主要参与者。 “当时我们就在联合国儿基会的驻华办公室里,商讨寻求和开发为孩子们解决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被葡嗨?,“最后大家认定,必须有一个专门的人来提供服务,这个人必须就在孩子们身边,熟悉当地社区的文化习俗,熟悉孩子的家庭,能观察到孩子们的问题。” “当时,卫生领域的专家就在会议上回顾了中国以往的一个卓有成效的卫生制度创新——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赤脚医生’队伍?!被葡嗲宄丶堑孟钅康牧楦欣丛?。 “赤脚医生”曾被联合国誉为卫生领域内的创新典范。在上世纪60至80年代,这支半农半医的队伍,极大地满足了我国广袤农村地区农民的基本保健和医疗需求。他们来自所生活的农村社区,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经过基本的培训后便打着赤脚走向田间地头,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以及最低的成本,满足了周围最广大群体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于是,这种在服务对象身边确定一个人,经过一定培训,参照任务和执行规范提供服务,及时、有效地满足百姓需求的方式,立刻被专家们放诸于儿童福利领域。 2.创新更需要接地气 找到“儿童福利主任”这个支撑点后,项目很快就开始在2010年当年启动试点,首先面向河南、四川、山西、新疆和云南的120个村级单位。值得一提的是,这120个村所属的10个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 就像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样,在这些地区,“户籍登记以及重要证件的重要性甚至还不如马铃薯的收成”。假如这些孩子的父母去世,他们无法出示死亡证,同时又不了解如何申领相关证明,就无法获得每月600元人民币的养育津贴;父母失踪的子女若无法提供证明,也无法申领每月270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生活津贴,也无法获得相关的食品、被褥衣服等生活用品补助,他们的身份也将无人知晓,更无法获得良好照顾。 而“儿童福利主任”就成为了以儿童为中心、考虑所有儿童需求的社会福利体系的具体代言人。那么,如何寻找一名合适的“儿童福利主任”呢? 从现有的人员情况来看,这些儿童福利主任均为村民,拥有基础的识字、算术能力,既能说当地语言又能说普通话,此前从事过社区服务并热爱与儿童打交道,经过笔试及面试后应聘上岗。 选人不易,但比寻找人选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外行人”的培训?;葡嗨?,为了使这些儿童福利主任在短时间内就能为儿童开展服务,“项目设计团队在培训内容上花了很多心思”:第一层是向他们灌输儿童福利和儿童保护领域的基本理念,给予他们在儿童问题上的敏感度;第二层是让他们知道不同年龄段、不同背景儿童所需要的不同服务类别;第三层是对儿童福利政策的熟识,让他们了解民政、计生、教育等各方面的儿童帮扶政策和资源连接方式;最后一层是根据项目团队开发的指南和流程,识别、评估和解决儿童所遇到问题。 但与传统意义上各地缺口极大的社工不同,他们所接受的培训还称不上社工培训,也没有相应的资格证书。黄晓燕也坦承,“这支队伍的定位就是满足弱势儿童对于养育和福利的最基本需求”,对于社工服务层次的需求,比如儿童心理介入、儿童发展辅助等高级服务内容,的确不是项目设计初衷,更不是这些没有高等学历的儿童福利主任能做到的。 但对于贫困县村落的儿童,这个儿童福利主任在多方面就如同救命稻草般弥足珍贵。在试点地区,儿童福利主任的主要职能有11项,主要包括:了解村里弱势儿童的情况,及时提供支持;帮助其申请出生证,获得基本社会服务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包括上社保、申请民政救助、上学、就医;进行社会交往,获得儿童?;し?确保每名儿童都能得到平等的发展机会;等等。 如今,在试点的120个村内,在儿童福利主任的具体支持下,74000余名儿童获得了应享受的基本福利和保障,贫困县村落儿童面貌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 作为该项目指导方中的一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在评价这个项目时,罕见地在即兴发言中宣布了下面一组数据,语气中掩饰不住对试点成功感到的欣喜: “在项目示范区,新农合的参保率从原来的83.8%上升到99.7%;残疾儿童就学率从59.4%提升到84.5%;16岁以下儿童打工比例从4%下降到2%;学龄儿童辍学率从5.3%下降到1.8%;18岁以下儿童结婚率从3%下降到1.2%;儿童福利主任协助了3550名儿童办理了户籍手续,协助了6649名孤儿申请到孤儿津贴,为8083名贫困儿童申请到低保,为4084名儿童申请到教育补贴,为708名病残儿童申请到补助或辅助设备……” 在部分项目试点区域,这个制度还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2012年,河南洛宁县开始在试点的基础上,将项目扩展到全县388个村,并开始实施助养、助困、助医、助学、助业的“五位一体”救助工作,建立了困境儿童的分类救助体系,使全县5880名困境儿童得到了政府制度化的生活救助,其中包括1126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儿童、患重病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同样把工作从试点村普及到整个县的还有云南瑞丽。 而在项目的试点村中,现有的儿童福利主任是按照1:200~1000的标准配备的,这已与发达国家专职儿童福利人员的比例看齐。在《公益时报》的采访过程中,对于“儿童福利主任”这一制度创新模式在中国4年试点期间取得的成绩,许多长期扎根儿童福利工作的非营利组织都对其表示认可。 “国际计划”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以儿童提供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发展组织之一,长期在中国致力于消除儿童贫困和促进儿童权利,其中国区项目支持总监张红漫就相当肯定“儿童福利主任”的模式,她说:“这一模式充分显示了政府在儿童福利领域的领军作用,让乡村原本家庭化的儿童事务变成社会化的一部分,而且其形式和国际上的做法也是共通的。就拿‘国际计划’来说,也是不断努力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搭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村级儿童发展平台。而民政部与联合国儿基会的合作,相信更能使这个网络发挥更大效应。” 非营利教育机构“美丽中国”市场与传播团队的张媛媛也参与了该项目讨论,并在论坛上和项目团队进行了交流,她也认同这个“儿童福利主任”的确是一种细致的、经过更多思考的创新工作方法?!罢飧瞿J?,实际上回应了村级双向沟通的需求:将国家的政策资源传递给当地切实有需要的人,再搜集当地的需求反映给政府部门。”她认为,“毕竟目前基层地区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而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人,而且这注定是个清苦的差事,由国家层面来大力支持做这个项目是再好不过的?!? 更令人鼓舞的是,由于获得了各方的高度评价,联合国儿基会已经开始计划将这一模式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 3.如何让“赤脚者”有鞋穿? 获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和如此大的肯定,相信无论是局外人,或是项目发起中的任何一方,都希望“儿童福利主任”并不是仅靠政府扯两句口号、媒体给几篇宣传、国际授予个光环、下面凭一腔热情的短命工程。 显然,项目设计团队从筹划之处就努力用各种技术手段保证项目的可操作度。除了定期对“儿童福利主任”进行培训之外,项目组还通过资源链接的方式资助每个试点村,建设专门供儿童活动的“儿童之家”,在其中配备供儿童进行体育活动的器具和学习用具。 一来,在这些物质贫乏的地区,儿童有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和活动器具;二来,“儿童之家”也成了孩子们的求助中心和临时庇护所;如有能力的话,这里也可以作为培训基地,对社区内的家长和儿童开展内容丰富的培训,让家长逐步重视家庭教育和儿童成长之间的关系,也让孩子们获得自我?;さ闹逗筒斡胱陨硎挛竦哪芰?。 而对于“儿童福利主任”本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目前为每人提供的补贴为每月800元,已经接近于这些地区副村长的工资水平。在补贴之外,这份工作给许多“儿童福利主任”带来的是此前从未享受到的荣誉感。由于为儿童争取各种福利服务,以及与孩子家庭的互动,他们成为了村里备受依赖和尊重的人物,前面提到的李正传仅有初中文化,却因为这份信赖被当地村民选为了乡镇人大代表。 此外,县级项目办公室对于村级儿童福利主任实行工作日志、随访日志、组织儿童活动的检查,评估他们的工作成效。而民政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专家团队每年也都会到现场对当地的儿童福利服务开展指导和督导工作,协调当地儿童福利主任无法解决的问题,并同时审查资金使用的情况。 至此,这些“赤脚主任”们貌似已经能安心地把脚伸进这双为他们定制的鞋里,但这双鞋是否合脚,他们是否能一直穿下去,恐怕还未能有定数。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促进司副司长徐建中的工作内容就是主管儿童福利工作,他也对此忧虑进行了表态,他说:“常态化是这个项目的终极目标,我们马上要启动第二批试点工作,把这个项目放到46个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县市区进行推广,之后争取让它在全国开花?!? 有此决心固然是好事,但是在专家学者和儿童福利领域第一线的工作者看来,如何把“福利儿童主任”纳入村级工作的基本框架内,让此模式成为一种常有制度——如参照村委会将妇女主任视为固定配置的做法——才是该项目获得长久持续性的关键。 为此,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黄晓燕也回答了《公益时报》的提问,她说:“目前在试点阶段的确还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尝试,但是我们的确有考虑未来在县或乡一级设立专职的福利员,而现在的这些‘儿童福利主任’肯定是届时这一岗位的优先人选。” “国际计划”中国区项目支持总监张红漫表示,从长期的角度来看,政府可以考虑整个接手这个项目,提供资金和人员方面的帮助,又或者以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支持这一模式。张媛媛则认为,和“美丽中国”一样,“儿童福利主任”模式也是用“最好的人去解决农村地区的综合问题,并不是一味地强调资金和硬件建设”,但她同时也说:“‘儿童福利主任’还是个介于志愿者和政府工作人员之间的模糊设计,如果想要这个模式在更大范围、更长时间内持续发展,相应的制度设计、身份明确和必要的人员自身发展设计还是不可避免需要涉及的。这样才能让该模式得到广泛的有效复制?!? “我们不能靠一般的政策和简单的号召来落实对儿童的特殊关爱……我觉得,专业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何更进一步地专业化?在中国,如何尽快地采用自己的办法,如何用我们的经验创新出一条制度来,我觉得,其实这是一个挑战,这需要智慧型的设计?!闭馐潜本┦Ψ洞笱е泄嫜芯吭涸撼ね跽褚碧熳钣镏匦某さ厮档囊痪浠啊#ɡ丛矗汗媸北ǎ?【新华网】网络个人求助募捐背后众生相:有人不得不暴露伤疤2017-08-18有募捐者不得不暴露家庭伤疤有求助者为确保信息真实牺牲隐私 网络个人求助募捐背后众生相 调查动机 曾经,个人求助只是几个亲朋好友之间的事情。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及众多网络工具的出现,个人求助的范围大大扩展,更多的陌生人加入援助的行列中。 求助范围扩大、援助者增多,这应该说是好事。然而,隔着互联网,真真假假难以分清,真正的求助者可能遭误解受委屈,行骗者也可能赚得盆满钵满。 个人通过互联网求助是怎样的体验?存在哪些问题?《法制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如今,在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里,时不时会出现一两条求助募捐信息。每条求助信息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泪下的故事。 然而,偶有出现的求助募捐骗局,让大家对此类网络求助有了提防心理,对求助个人或家庭产生质疑。 对于这样的尴尬局面,发布求助信息者、转发求助信息者如何看待? 留言给予受助者勇气 今年5月,家住上海市徐汇区的钱女士通过某网络平台发布个人求助信息,目的是为了救助白血病复发的女儿天韵。 2016年4月22日,正读小学六年级的天韵被上海市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经过整整1年10个疗程的化疗,天韵咬着牙挺了过来。 然而,当一家人以为苦日子快要结束时,天韵的白血病复发了。医生告知钱女士,唯一挽救的方法是做骨髓移植。除了要准备好50万元到80万元的治疗费用,还要做好一切不顺利的思想准备。 钱女士是一名教师,她的丈夫是一名医生。钱女士告诉记者,从女儿患病起,她就停薪留职专心照顾女儿,丈夫也不得不经常请假,工作和收入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天韵的哥哥在2015年考取新加坡重点高中的全额奖学金,现正读中四,每月的生活学习开销不小。 “因为家庭经济吃紧,在面临女儿必须做骨髓移植才能活下去的情况下,我不得已听从朋友建议通过网络平台求助”。钱女士说。 “我当时感觉天都要塌了,但我的女儿一定要活下去。”钱女士这样描述当时的心情。在朋友介绍用众筹的方式渡过难关时,钱女士没有精力去了解相关网络平台,她只是在与自尊进行一番斗争后在现实面前选择了妥协。 截至7月23日筹款项目结束,筹到的钱虽然距钱女士的筹款目标仍有一定距离,但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这个家庭的经济负担。 “目前筹款都已到账,孩子还在化疗,为移植骨髓创造机会,我们已经全力以赴。虽然女儿病情依然危重,复发后癌细胞耐药很难控制,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不会放弃?!鼻扛嫠呒钦?,“网络平台筹得善款真的帮助家庭缓解了一些经济压力,平台上好心人的留言也给了我更多坚持下去的勇气。但其实把一个家庭的伤疤全部暴露在外人面前,有时也并不是一件那么心甘情愿的事情。不过,我依然要感谢这个平台,感谢所有为我女儿提供帮助的好心人?!? 变相向亲戚朋友借钱 今年7月7日,家住山西省河津市的卫女士在另一个网络平台上为身患肺癌的父亲发布了个人求助信息。 卫女士的父亲今年56岁。卫女士告诉记者,父亲从去年7月开始断断续续的咳嗽,在村镇卫生所买了止咳药吃了两个多月不见好转,后来去县里的医院做检查。医生发现问题严重,但碍于医疗条件有限不敢确诊,建议她带父亲到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做详细检查。后经西安西京医院确诊,她的父亲患上了小细胞肺癌。 “得知消息的我如五雷轰顶。父亲一生辛勤劳作,是家里的顶梁柱。”卫女士说。 如今,卫女士的父亲在医院控制感染,医生建议放疗加化疗同时进行。几十万元的巨额治疗费用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当时和父亲一同住院的一位病友偶然了解到我家的情况,便向我推荐用网络募捐平台向大家求助善款。”卫女士告诉记者,“我当时实在没有办法了,但在发布信息前还是很犹豫,因为我没敢告诉父亲他的病情,不希望他承受太大的精神压力。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又在家人和病友的劝说下,我才下定决心通过众筹求助,同时告知身边的亲朋好友要保密,不要让父亲知道?!? 关于注册和发布求助信息的流程,卫女士对记者说,“如果是个人直接注册,填写银行账号,经过一系列认证后,善款会直接打入个人账户。这个网络募捐平台上的项目一般会有一个月的限制时间,到时间后就可以提现,也可以自己提前结束项目提现。如果觉得仍然需要帮助,应该可以重新申请同一个项目”。 卫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繁琐的申请流程很有必要,但有些时候也会让申请人感到不太好受,就好像把所有的一切都暴露在众人面前,“谁都可以用审视的目光看上两眼”。 在采访过程中,卫女士反复向记者强调,“把求助信息发在朋友圈里,其实还是自己的亲戚和好朋友援助多一些,很多捐款都是亲朋好友的。网络募捐信息平台虽然发布了信息,但主要依靠的还是朋友之间的转发和帮助。很多时候,我自己也会想,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变相地向亲朋好友借钱不还的方式。这样想的时候,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因为,人都过不去自尊心那道坎儿?!? 求助者诚信尤为重要 除了看病之外,发起网络求助还有其他原因。 今年5月,家住福建省泉州市的厦门大学交换生杨素敏(化名)为自己的“七月印象”支教队通过网络平台筹到了2947元善款。 “七月印象”支教队由15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主要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安龙县安龙五中支教。 “当时身边很多人都在用众筹,不仅仅是个人求助,还有一些同学做独立音乐创作、自主创业都会选择通过众筹来求得第一桶金?!毖钏孛舾嫠呒钦撸笆艿缴肀呤吕钠舴?,所以想到通过这种方式帮助自己想要帮助的人?!? 当谈及对其他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的了解时,杨素敏表示自己之前确实没了解过其他募捐信息平台,也没有查证过相关的国家政策。“只是身边人都在用,所以就没想太多?!彼约钦咚担安还?,我认为,我们为志愿活动进行众筹应该算作是一种慈善募捐,区别于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个人求助?!? “我们通过众筹所得的钱款全部用于支教队暑期支教相关教学物资,还有给孩子们购买书籍、文具等。支教队财务组严格把控资金流向,确保所得钱款全部得到有效利用,并在支教活动结束时予以公示,让支持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项目?!毖钏孛羲?,无论是哪个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保障信息的真实性都是平台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发起者的诚信也尤为重要?!拔巳繁U媸敌院秃戏ㄐ?,从而获得捐助者更多的信任与支持,牺牲一些个人隐私也是应该的”。 平台不能当甩手掌柜 目前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的学生夏秋宁(化名),平时热衷志愿服务,也经常在朋友圈帮助别人转发一些个人求助信息。 “我帮忙转发的都是身边同学或者亲戚朋友的求助信息。”夏秋宁告诉记者,“如果是身边的人求助,比如生病了或者发生巨大变故,我会有所了解,一般都会尽己所能帮助转发和捐款;如果是其他朋友转发到朋友圈或者是朋友的朋友这种隔着很多层关系的,我会少捐一点,一般5元到10元左右,因为不确定真假,即使被骗也不会心疼。” 在夏秋宁看来,网络平台一般会在短时间内利用朋友的朋友这种强大的网络资源募集到大量资金。 谈及之前发生过的诈捐事件,夏秋宁认为,这种通过互联网进行个人求助的方式还存在一些监管空白?!案鋈饲笾行┦潜槐莆弈?,有些是恶意炒作。我认为,有必要采取更多的措施对这类求助进行监管。例如,在信息发布时加入当地民政机关的证明和联系方式,以便捐款人求证,确保信息的真实可靠是很重要的”。 记者了解到,依据慈善法,经过由公益慈善专家、互联网专家、慈善组织代表、新闻媒体代表、捐赠人代表等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民政部首批公示了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这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各有特色,但共同点在于,个人或慈善组织都需要在登录注册后方可发起项目或进行捐赠。登录注册正是区分筛选个人、企业、公募机构与非公募机构的认证过程。 夏秋宁告诉记者,她经常转发求助信息,也注意到一些现象,例如有的平台在进行个人信息验证时会显示“该项目信息不属于慈善公开募捐信息,真实性由信息发布个人负责,×××(网络平台名称)提示您了解项目后再帮助Ta”这样的字眼。夏秋宁认为,这是网络平台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既然这个平台搭建起来是为了帮助别人,那么发布信息的平台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核实责任。如果平台不能保证信息的安全,不能对社会大众负责,那么平台的意义就不复存在。”夏秋宁说,大家愿意捐款,甚至在不了解全部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把钱捐出去,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相信平台的认证和保障。如果平台对信息的审核监管工作没有做好,成为别有用心之人的生财工具,那这个平台不就充当帮凶的角色了吗?记者 杜晓 实习生 冯一帆 制图 高岳 民政部:网络求助不属于慈善募捐 平台应加强审查甄别且设置求助上限【凤凰网】儿童防性侵,我们离胜利还远着呢2017-08-17南京南站猥亵儿童案罪嫌刚被刑拘,医院大厅猥亵女童的姑父也被抓了。一段时间以来,“儿童性侵害”这个话题成为了网络热点,曝光变态的“热潮”集中爆发:恋童个人、窥童网站、娈童视频被网络柯南们一个一个地揪了出来。 必须承认,如果没有这些曝光,这些孩子很可能还会一直“被沉默”,而那些向他们伸手的人,还会继续地跟其他“陶某”、“杜某”一样,怀着自己罪恶的秘密,暗暗地逍遥。因此,有些人认为这几件案子是“网络的胜利”:每一个把它顶上热搜的网友,从某种意义上说都为抓获猥亵儿童的犯罪嫌疑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抓住猥亵犯”的感觉很爽,但在儿童防性侵这场仗里,我们离“胜利”还远着呢。 对于儿童性侵害行为,制止和追究远不是事情的终点。更沮丧一点说,即使性侵害行为被终止了,想一想孩子的未来,还是会觉得很可怕。 就南京的案子来说,根据警方的通告,涉事的儿童是犯罪嫌疑人的养妹。很多人在质疑这个家庭收养程序是否合法,在调查期间,孩子很可能会被从领养家庭转移出来,由社会福利部门照顾。从正面的意义来说,网友把孩子从一个极度危险的环境里解救了。但同时我们也可以想见,猥亵事件本身以及曝光、追责后的一系列余波,对涉事孩子的心理发育、日常生活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如果收养手续合法,在性侵嫌犯受到法律制裁之后,孩子还是要回到收养家庭。她的养父母能否面对“让亲生孩子获罪”的养女,并尽职尽责地抚养她长大?如果养父母的监护权被撤销,那孩子在经受性侵害后,马上又面临离开熟悉的生长空间,需要重新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与人际关系。这些冲击对一个8岁孩子来说,会不会比遭到猥亵更可怕?而重庆医院的案子更令人忧心,孩子本身生长在破碎家庭,赖以生活的成年人是祖父母。从“带她上医院”这个细节看,姑姑一家至少与祖父母并不疏远,甚至可能承担一部分照顾孩子的责任。姑父一夕入狱,祖父母、姑姑,以及其他的亲友,会如何面对这个孩子? 资料太少,变量太多,在这样的案件发生之后,我们往往很难确定,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 当事情已经发生,伤害已经造成,我们能做的远比自己想象的少得多。甚至一切努力也不过是避免善意的制止成为孩子的另外一个噩梦。 他们之前的那个噩梦,就已经足够恶了。 两件性侵案和多起警方正在侦查的网络曝光,引起网友的广泛评论。最熟悉的是这种观点:治乱世需用重典,对性侵犯,必须施以重刑。这个观点背后的态度很明确:再重的刑罚,都不可能弥补孩子们所受到的伤害。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在儿童性侵害领域,太多的“窟窿”并不是加重处罚可以弥补的。例如不少网友注意到,两起公开猥亵儿童案件的受害人都没有对猥亵行为激烈反抗。这反映了一个沉重现实:大家都知道,儿童性侵案报案率低,隐案率高。而在这数量庞大的隐案背后,很多性侵实施者往往并没意识到,更不认同自己已经触犯刑律;而不少受害人没有报警,也不是因为羞耻、恐惧,而是因为他们自己也并不知道自己遭到了性侵害。 2013年,全国各地曝出了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性侵的案例,百名女记者联合发起成立了“女童?;ぁ惫嫦钅?。4年里,我们已经记不清多少封私信里说到“多年以后我才意识到自己遭到了性侵”。这也是“女童?;ぁ币恢敝铝τ谄占?、提高儿童防范意识的一个初衷:很多时候,性侵害所造成的创伤我们无论做什么都弥补不了了,所以,我们希望在下一次性侵发生之前,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性侵害,怎么降低性侵风险。 除此之外,也想把“女童?;ぁ笨渭镆患苤匾氖赂嫠吆⒆用?,尤其是他们遭受的事件被曝光,曾引起舆论关注的孩子:以后的某日,旁人可能会满怀恶意地提起这件事情,用它攻击你,甚至你深爱的家人,也会愤懑地认为这一切都因你而起。到那时,希望你也能一直相信,这不是你的错。【新华网】媒体:自闭症康复机构的“自闭”纵容了粗暴训练2017-08-17《新京报》8月15日报道,近日多名自闭症儿童家长反映,孩子在北京森熙教育昌平校区接受康复训练期间,遭到老师的“粗暴对待”。该机构一直以?;ぁ吧桃祷堋蔽?,不允许家长查看上课监控记录。事后披露的监控视频显示,老师按着孩子的头,强迫其做蹲起运动,甚至用绳子拖着孩子在地上走。目前,两名教师已被机构开除,朝阳公安分局也已介入调查。 事件发生后,康复机构开除涉事教师,这种“甩包袱证清白”的传统手段,在当下显然难以平息舆论的质疑。 自闭症儿童在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方面存在发育障碍,这些孩子往往无法与外界正常交流,无法表达自己,需要通过专业机构来进行康复训练。涉事机构正是针对有轻微自闭症倾向的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机构。据报道,该机构康复训练价格不菲,每月半天托收费9000多元,全天托收费1.4万元,而这样高昂费用对应的是怎样的训练呢?所谓专业训练,大部分时间其实是老师陪着孩子看电视??垂嗫丶锹嫉募页こ?,3个小时的课程,真正上课时间只有15分钟。在这短暂的训练时间里,孩子因为老师的“粗暴”训练而形成心理阴影,这引爆了众家长的情绪。 不透明,不公开,不沟通,始终萦绕着这家康复机构。家长表示,该机构一直以“商业机密”为由,不允许家长查看上课监控记录,而其他机构都是开放的,还有大屏幕让家长看上课情形。当家长们赶到学校查看监控记录时,竟发现7月26日~8月2日的监控记录已经被人为删除。一家康复机构能有什么“独特秘诀”,以至于要像?;ぷ娲┓揭谎夭煌獯?,甚至不顾规范删除记录? 康复机构这种“自闭”行为,显然不利于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家庭、社区、医院、康复机构是干预自闭症儿童的主要场所。在家,自闭症儿童的监护者是家长,而在康复机构,则是教师。因此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才能最好地辅助孩子康复,这也符合康复机构的职责。实践中,家长容易出现情绪问题,可能影响与老师的配合,甚至妨碍老师的正常训练。因此康复机构更应该积极与家长实现无障碍沟通,针对自闭症孩子的身心问题探讨和交流,实现机构训练与家庭教育的良好配合。 该机构“自闭”的管理模式,不仅导致家长不能与康复机构达成共识与合作,还造成了外界对机构、教师监督的缺位,纵容了部分老师肆意“粗暴对待”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这警示其他相关康复机构,必须保持公开与透明,让老师与家长更好地沟通与协作,也让老师接受来自家长的监督,从而保障自闭症儿童的权益。【新华网】大学生志愿服务变成“走过场”? 如何好心做好事2017-08-08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会选择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近日,“陕西爱心支教联盟”以支教的名义组织高校大学生开办收费辅导班以及个别大学生为了奖学金评定、保研、出国机会等在网上购买暑期志愿服务证明的报道引发了公众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关注。 志愿服务领域出现诸多乱象的原因是什么?在项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主办方资质难辨的情况下,大学生如何选择适合的志愿服务项目,发挥自身优势,避免“走过场”? 大学生的专业背景是优势,需要专业人士结合供需,设计适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新京报记者 卢淑婵 摄 质疑1:大学生“被志愿”? “身边主动做志愿服务的同学不多,有些为了增加阅历去做网球公开赛和大型会议的志愿者,有些支教的同学是为保研?!北本┐笱П弦瞪?化名)说。 “部分同学是有功利心,但真心想做志愿服务的人也挺多。”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文冉(化名)表示,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项目的初衷有差异性,在项目中的表现也不同。文冉说,真正想做志愿服务的人会长期坚持参加协会组织的活动,有部分同学会选择有空时偶尔参加,也有极少数学生不太认真,只是为了满足学校要求而不得不参加志愿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高校十分鼓励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推行相关政策,如申请入党需要累计一定的志愿时长,在学生培养方案中设置志愿服务学分,把志愿服务列入综合素质测定考核,与保研、奖学金等挂钩。此外,志愿服务证明在留学申请和海外求职时也有一定帮助。文冉就曾遇到过想丰富简历,为申请留学做准备的志愿者。 一直从事志愿服务领域研究的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卢德平认为,“这很正常?!笨悸堑窖暇木鸵敌问贫匝难沽Γ笱墓枨笥胫驹阜竦睦砟罱岷弦残聿攀窍质悼尚械牡缆贰? 北京志愿服务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晓红表示,高校的重视和奖励政策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学习压力和志愿服务间的冲突。在她看来,现代志愿服务对青年人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帮助个人意识到不仅要对社会索取同时也要付出,但这种义务性现在被认为是“被志愿”。其实,许多国家把志愿服务作为公民职责?!拔颐枪嗲康髯栽负涂炖?,而放弃了作为现代社会人的基本要求。” 质疑2:志愿服务变成“走过场”? 在动机的争议之外,也有不少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活动时遇到“去了没事干”的窘境,志愿服务变成“走过场”。 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李祥(化名)很早就萌生支教的念头,甚至还报过名,但最终却放弃了,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参加过支教项目的同学反馈说体验不好,曾遭遇与被援助学校沟通不顺畅、项目前期准备不足等问题。 直到大四,李祥才在朋友推荐下选择了知行基金会组织的留守儿童支教项目,她觉得这个项目比较成熟,也更有组织性,“参加项目需通过面试考核并参加一周的专门培训,学习心理调解、应急处置等全方位技巧。此外,还提前两个月启动课程准备,指派课程顾问,帮助志愿者备课。团队内部也要进行磨合,互相提意见,一起做支教具体环节设计和预案?!? “专业的项目设计是保证高质量服务的前提”,张晓红认为,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性不足是志愿服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组织方没做好调研、项目设计不合理是出现志愿者“没事干、走过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的专业性不强也是导致志愿服务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文冉回忆说,“有一次,去养老院做志愿服务,很多同学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但客观而言,因为志愿服务的种类很多,校青协也很难分别做有针对性的培训?!? 对此,卢德平认为,大学生志愿者毕竟不是专业的公益力量,服务质量肯定会有差距,要以更宽容的态度看待大学生志愿服务。 大学生在暑期进行志愿服务时,要注意加强组织化和专业化,可以跟校学生会、团委或者校外慈善组织联系,作为这些组织的项目去申请和运行,能够获得组织的良好指导?!跽褚?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 热点问答 服务岗位开发需结合学生优势 Q:如何帮助大学生志愿者找到适合的志愿服务岗位? 张晓红:随着高校志愿服务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岗位开发的问题逐渐显现。大学生有服务的热情,但除参加大型活动,在其他地方常常只能打杂。事实上,大学生的专业背景是优势,如法律、医疗、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有很大的社会需求,只是大学生能参与的志愿服务机会比较少。因此,供需交流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十分重要,需要专业的人将供和需有机结合,设计适合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项目和岗位,让大学生有机会选择适合岗位。 志愿服务的界定还不明确 Q:如何判断招募志愿者的机构是否靠谱? 张晓红:2017年6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志愿服务条例(草案)》。草案明确了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和管理体制,确定了志愿者权利义务、服务对象权益保障、鼓励发展专业志愿服务等,并规定了扶持和保障措施。但目前相关条例还未正式颁布,对志愿服务的界定和谁来监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商业活动招募志愿者的现象比较明显。 王振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商业企业不是公共服务机构,招募志愿者是违背志愿服务精神的,涉及志愿服务的机构应该在民政系统备案。目前志愿服务领域出现的问题正反映了管理的落后,政府或协会应该进行规范,?;ぶ驹刚呷ㄒ妗? 义工旅行项目的可信度难确定 Q:义工旅行是志愿服务新形式还是打着慈善名号的跟团游? 张晓红:不同的义工旅行项目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我个人认为,志愿服务只需要满足三个要素,志愿、公益、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中也有与义工旅行类似的元素,大学生在景色美丽的偏远山区服务一年,期间有假期可以进行旅游。但是,现在的义工旅行项目存在可信度难以确定的问题。项目具体安排做什么事,志愿服务的成分有多少,是不是商业服务,都难以保证。 ■ 学生故事 “大学生做公益也要较真” “很多同学觉得做志愿服务很简单,准点上岗、态度好就可以了,其实不是?!贝笕伲本┐笱嗄曛驹刚咝岢稍鄙锌∮钡饺换鸹?ESPACE公益创新空间实习了一个月,从事公益项目路演会的前期调研工作。这次实习让他感受到校内外公益活动在层次与质量上的差别。 “三一基金会设计志愿活动项目是勤于动脑、谨慎实施,要做头脑风暴,查很多资料,做调研,并多次论证。学生自己设计志愿活动时往往缺乏这些步骤,比较盲目草率。在不了解服务领域、忽略需求调研、专业能力不足时,盲目输出粗糙的爱心行动,只能换来低效甚至无效的公益。因此,大学生做公益也要较真。” 尚俊颖认为,学生志愿服务项目要获得质量提升,可以用个简单方法——让志愿者看到自身问题和什么是专业做法。“例如支教团行前培训若不特意强调,经常有志愿者对孩子说会回去看他们,但承诺往往不会实现,让小朋友很伤心?!? 因此,北大青协邀请公益组织创始人讲乡村公益,组织学生去公益组织参访,借助校外专业资源,开展志愿者培训。 海外义工更像旅行而非公益 近年来,义工旅行逐渐受到大学生的关注。 维奇于今年6月参加了某国际义工旅行机构组织的柬埔寨义工支教项目,主要是在当地一所慈善小学教英语?!氨浅<虻ィ恍枰钚锤鋈嘶拘畔?,项目费是一周2650元,据我们计算,机构应该能净赚1000元左右。教课完全凭良心,机构不会测试我们的英语水平,也没有相关培训,学校也不太关注义工的授课情况?!? 维奇觉得,这种义工旅行的本质其实是打着慈善的名号做商业,但也提供了很多新的机会,大学生只需要办简单的手续,就能在旅游的同时体验义工服务。 文冉今年也在某国际义工旅行机构报名参加了斯里兰卡环境?;は钅?。 “感觉像参加了一个旅游团,主要行程包括了解当地的植物、鸟类,在浅滩帮海龟钓鱼,参观博物馆和种树。和我的期待不太相符,除了种树外没有做什么环境?;さ姆瘢钅恳庖宀淮??!? ■ 贴士 选社会和学校认可的服务平台 据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工作人员介绍,《北京市志愿者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志愿北京”网站(www.bv2008.cn)为全市统一的志愿者注册网络平台。截至8月2日,“志愿北京”平台上注册的志愿服务团体达到59323个。大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报名参加助老、环保、支教、社会治理等各类志愿服务项目,也可以发起项目招募志愿者。项目质量由上级组织把关,实行分级审批机制。同时,志愿北京与高校团委和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动,定期在高??蛊教ㄊ褂门嘌?,大学生在志愿北京上累计的志愿服务时长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 目前,基于“志愿北京”技术核心,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已经正式上线,注册志愿者接近5000万人,北京志愿者可以在全国各地自由转移服务记录。【新华网】2016年全国接收社会捐款为什么能达到827亿元?2017-08-08近日,民政部发布《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全年共接收社会捐赠款827亿元,比上年增长26.4%。其中,民政部门直接接收社会各界捐款40.3亿元,各类社会组织接收捐款786.7亿元。 “中国的社会捐款突破性增长是从2008年开始的?!敝泄嫜芯吭涸撼ね跽褚硎尽? 2008年被很多媒体称为中国慈善史上一座里程碑。这一年中国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造成严重损失。大灾引发了两场慈善捐助高潮。 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2008年全国共接收社会捐款744.5亿元。而此前的2006年、2007年,这一数据分别为83.1亿元、132.8亿元。 “我国社会蕴藏着巨大的慈善热情。一旦遇到大灾大难或者政策鼓励,我国社会的慈善热情就会迸发出来?!蓖跽褚硎尽? 2008年以后的年份,全国社会捐款总额基本稳定在五六百亿的体量。从2013年起,全国社会捐款总额稳步上升,2016年全年共接收社会捐赠款827亿元,达到历史最高值。 王振耀分析说,2016年的捐赠突破,最根本的原因是法律、政策与体制性进步。“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公布并实施的第一年,全社会对法律的实施给予了十分积极的回应。许多法律规定正在迅速地转化为社会政策并在各地落地,给广大民众增强了依法行善的信心?!? 慈善法的实施为社会组织大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根据《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去年全国各类基金会达到5559个,比2015年增长16.2%,数量为775个,是历年增长的最高值。目前,全国公募基金会1730个,非公募基金会3791个;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625.5亿元?!罢馐且桓鼍薮蟮奶逯菩越??!蓖跽褚兰鬯?。 “2016年,网络捐赠也获得历史性的拓展,仅仅腾讯99公益日的捐赠款项就超过了2015年的一倍。这样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另外,许多慈善家和企业开始制定捐赠计划,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小额捐赠方兴未艾,甚至街头的零钱箱都在试验。这些因素都助推了2016年的捐赠突破?!蓖跽褚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