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奖评选启动2016-08-12据新华社北京8月10日电 (记者朱基钗)记者10日获悉,共青团中央日前正式启动第十一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组织奖、项目奖评选表彰活动。 本届评选表彰活动从8月15日开始至9月30日接受符合参评条件的个人和志愿服务组织团队申报。今年评选表彰名额较上届相比各增加了一倍,设置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520个、优秀组织奖200个,优秀项目奖将结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另行部署。 与往年相比,本届评选表彰活动参评范围进一步扩大,侧重选树在实施“西部计划”(含研究生支教团)、“关爱行动”、助残“阳光行动”“海外计划”“精准扶贫”“抢险救灾”“大型赛会”等重大志愿服务项目与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组织。 同时,优化申报渠道,坚持基层导向。除了向省级团委申报,还开辟了向团中央直接申报的专门渠道。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个人可通过关注“中国青年志愿者”公众微信号,获取报名方式。来源:人民网
-
全新大型公益互动体验——“非视觉太极”活动月顺利拉开帷幕2016-08-10导语:“You may say I am a dreamer, but I a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live as one.”这是英国著名摇滚乐队The Beatles 的经典歌曲 《 Imagine》,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一群这样的“白日梦”者,在坚定地迈向自己的梦想。我们已见过太多弱势群体苦痛挣扎的图文、报道和倾诉,其中也不乏自强不息的身影,可有谁曾同时见过成百上千个在黑暗和困苦中依然纯净明亮的脸庞? 顾名思义,颠覆传统的以视觉为主要接受和参照途径的学习方式,通过聆听、触摸和用心对比、感受等其他感官及体会方式学习太极拳,即:以用心感受和用身体平衡的力量来替代视觉参照的教学方式。这个教学过程,称之为“非视觉太极”。这个概念最先来自侠友的太极助盲教学实践,但是其一直强调的太极拳学习中的非视觉性并不仅仅限于盲人群体。 “非视觉太极”系列公益活动开幕式 活动现?。ㄓ乙晃跋烙研摹卑镏氖诱隙?,担任活动主持) 活动现场 今年的开幕式活动于8月9日举行,特邀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与荷兰大使馆教育参赞等使馆官员作为嘉宾出席活动。此外,今年来自全国各地受到“非视觉太极”项目帮助的39名儿童和各界中外嘉宾同聚北京,在王府井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公益摄影展的现场,参加本届“侠友心·太极梦”系列公益活动开幕式。经过万老师亲手提点,孩子们将现场展示他们精心编排的节目,这是他们表达感恩的一份珍贵心意。 开幕式上,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在致辞中说道,中华儿慈会坚持“以慈为怀 从善如流 呵护未来 促进和谐”的宗旨,成立六年来就住了一百余万名儿童,至今筹集善款额超过七亿元。同时,“侠友心太极梦”项目是由中华儿慈会童缘联劝项目资助下,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项目。童缘项目是中华儿慈会推出的资助型、支持型项目,通过资助民间公益项目、支持公益组织联合劝募、开展各类儿童公益活动、建立公益实践基地、开展公益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等方式,支持民间公益组织的成长,从而帮助到各类困境儿童。几年来,通过中华儿慈会募集的善款,童缘项目已经陆续资助了214个公益项目,支持了49家公益组织开展联合劝募工作,开展超过300余次的公益活动,吸引了8万余志愿者投入22余万小时的志愿服务。童缘项目于2012年4月荣获国家民政部颁发的“第七届中华慈善奖”。2014年,中华儿慈会正式成立“童缘资助中心”,更好地为民间公益组织和弱势儿童服务。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 致辞 侠友书院万周迎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通过努力,侠友新社成为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童缘”项目执行机构。之后,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侠友新社在北京朝阳区三元桥北的凤凰城创建了侠友太极书院。侠友太极助盲项目成为中华儿慈会合作项目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里环境优美,安静舒适。以传统太极拳、传统文化及传统中医为媒介,侠友太极书院是一个健康友好的残健互助交流平台。侠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盲人和其他残障人士探索一条自尊自立自强的发展模式,在这里大家各自做自己擅长的事,优势互补,共同努力创造高品质的生活质量和阳光的生活态度。此外,万院长还特别感谢了中华儿慈会童缘项目给他们提供的启动资金9万元,帮助他们在项目启动之初提供的大力帮助,也希望童缘项目可以帮助更多爱心组织稳步发展。 侠友书院万周迎院长 致辞 活动中,视障、听障、留守孩子们一起为所有观众表演了刻苦排练的节目,孩子们腰部一开一合,配合着呼吸鼓荡,裆胯在不断地旋转,充分展现出所学太极的功夫内涵,不是普通的太极操。节目以古朴的《出塞》开始,以侠友太极七势拳结尾。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憨萌姿态,赢得了阵阵掌声。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上,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为在“侠友心太极梦”项目开展中辛勤付出的教师们颁发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对孩子们的关爱与照顾,更希望今后可以再接再厉,为更多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为“侠友心太极梦”项目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活动最后,侠友书院院长万周迎先生陪同中华儿慈会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林,与现场的中外嘉宾一道参观了当天的摄影展。所有嘉宾和参与者衷心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也呼吁更多人关注公益事业,加入到关爱特殊儿童的行列中。 特别感谢: 来自上海海立睿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的沈洪总经理,现场为活动捐赠10万元。作为空气源热泵最具成长力品牌之一,沈总表达了空气源热泵作为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减少雾霾,让北京长现APEC蓝、阅兵蓝的美好心愿,共同勾勒孩子们在蓝天白云下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画面。 上海海立睿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洪发言 沈洪还说到:“海立睿能通过爱心活动,传递丝丝暖意沁人心扉,诠释由身暖至心暖的活动主旨。真正的呵护和支持应该源自于内心强大的扶植,从而使孩子们变得自信、自强、自立,这些远远超过物质所能够给予的。侠友太极书院的创意十分新颖,睿能也十分认同,希望能有更多的有心人一起参与、共同推动。” 上海海立睿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现场捐赠10万元善款 此次大型公益系列活动,得到了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北京新燕莎金街购物广场、上海海立睿能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钧天坊古琴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所有活动均免费参加。后续还有众多精彩的国学活动。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合影 “非视觉太极活动月”之公益夏令营 全国各地的残障、留守儿童于8月4日抵达北京,参加为期8天的“非视觉太极”公益夏令营。这个暑假,除了能让万周迎老师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太极动作,夏令营期间,“太极书院”还将带领这些孩子游览故宫、国家博物馆、天坛等首都名胜,并参观钧天坊,了解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的古琴。 “非视觉太极”项目目前已遍布全国近30个省市地区。与一般的健身完全不同,侠友太极的主旨是“医武相合、身心并育”,她不是太极操、更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而是具有修身,改变命运的一种学习。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善的,弱势儿童尤其明显,如何与缺陷共存,是心灵尤其需要呵护和面对的。侠友书院以太极为核心,贯穿了整个国学精神,教授国学课程和礼仪,在习拳中感悟天地,感知生命。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心怀梦想的孩子,很多都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希望这个暑期夏令营能在他们心里留下更多健康、快乐和知识的种子。 盲童小明(化名)来自大连盲聋学校,他说:“同学们都是非视觉太极的粉丝,非视觉太极带给了我们积极的改变。”小明是大连盲聋学校五年级的孩子。他自幼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家庭经济拮据,生活条件很差。他从出生那一刻起,他的头发、虹膜和皮肤就是白色。医生告诉他,他的视力和体质都比较差,而且在户外要定时的涂抹防晒霜,带帽子,正午不能出门。他总是喜欢带着耳机,听歌曲,相声等节目,不怎么关注别人,因而大家说他是“呆萌小白“。 而两年前,小明开始接触太极。他学的快,而且没事的时候总是暗自揣摩,站桩他也喜爱。他一打起太极拳,眼神立刻犀利明亮了起来,专注和痴迷溢于言表。他说:“最开始跟着老师打太极,后来习惯了天天打,发现身体变好了。班级在四楼,以前上楼总是气喘吁吁的,现在我的身体好像轻了好多,如果班级在十楼,我也会一溜烟地跑上去。我要坚持打太极,并且告诉身边的人,打太极吧,她真是太神奇了!” 留守儿童小丽(化名)来自江西,11岁,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才能回家看看。小丽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学校里象她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接触了太极和国学以后,小丽更懂礼貌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以前经常爱感冒,现在半年,一年都不会感冒。 留守儿童田娇(化名)今年还不到10岁,她虽然身体瘦弱,身材娇小,但是练习太极拳很是积极努力,在全校的孩子中出类拔萃。今年来到北京参加夏令营,田娇非???。她训练特别努力,每天的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今天,她终于可以在七势拳的演出方阵中出现,在众多嘉宾和媒体面前展示自己。 与一般的锻炼方式完全不同,“非视觉太极”是具有“医武相合、身心并育”特性的一种修身形式,通过加强感知和体会,从内至外规范身心,达到中正安舒、性命相谐的效果。无论是否属于“弱势群体”,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不足和偏障,如何发现并正确对待,完善自我?书院希望有更多人接触、了解“非视觉太极”,并愿与更多侠心义士携手,为孩子们的未来共同努力。 文化如不能造福当下造福身心,传承与否又有何意义?就像“非视觉太极”的教学,秉承传统国学文化“三才合一”之神髓,既有传统正宗的太极底蕴,又兼顾今人身心之所需,打破常规,独辟蹊径。从2010年河北三河盲校到2016年暑期“侠友心.太极梦”公益培训,侠友书院七年的积淀和播撒,“非视觉太极”目前已累计收到近三十所学校的教学反馈,看着孩子们的小小的身影一点点成长,这是这个公益项目最大的收获。 "非视觉太极"活动预告之主题摄影展及国学主题沙龙 展览位于新燕莎购物广场七层,数百幅艺术作品回顾了侠友太极书院将近七年的发展历程,其中部分作品来自包括1826摄影工作室的刘敏、新华社著名记者李方宇、中国文化报著名摄影记者卢旭、精品购物指南首席摄影师王同、人像摄影大师白继开等多位专业摄影人及艺术家,还有部分作品出自项目学校的老师们之手,每一幅作品都是自然生动的捕捉,让我们感受到当代社会弱势儿童内心的忧郁和焦虑,他们原本封闭的自我与高速发展,充斥着物欲的社会发展现实显得如此格格不入,然而,孩子们在经历痛苦的过程中也不断努力的突破自我,在心灵得到成长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健康和快乐。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期间每周六都会围绕传统国学文化举办主题不同的文化沙龙活动,内容包括传统武术、当代科技VR体验与非视觉太极、古琴传统艺术与当代生活美学等,欢迎各界人士参与。 侠友书院 侠友太极书院用文武医道相结合的方式,倡导知行合一,阳光健康的生活理念。以传统经典文化为媒介,给残障儿童和普通大众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进步,互帮互助,强健身心的平台。残障人士以传统文化和传统太极拳为媒介,使困境群体在与人交往中更显自信和从容。能淡化和消融与健全人交往时的界限和鸿沟,有助于心理健康,自立自强。 非视觉太极 “非视觉太极”就是用心感受和用身体平衡的力量来替代视觉的教学方式。其概念最先来自侠友的太极助盲教学实践,但其一直强调的太极拳学习中的非视觉性并不仅仅限于盲人群体?!胺鞘泳跆笨梢宰畲罂赡艿厝コ鋈思寄芎兔排傻氖?,让习练者顺利地回到太极的根本上去,体现了一种平等的精神,让更多人甚至盲人也能顺利地踏入太极的大门。 “侠友心?太极梦” 项目概述:盲童很难从事健全人的体育项目。中华儿慈会侠友新社是国内唯一一家教授盲童练习传统太极拳的公益机构。教学正规严谨,运行透明,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太极拳缓慢柔和,重视内在证悟。侠友通过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将传统太极教给盲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气力和劲道,并且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盲童点亮心灯,提高生活质量。对全国的视障儿童和边远贫困地区儿童的身心健康、课余生活及就业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帮助作用。 项目目标:培育模范学校,扩大受益人数 受益群体:全国残疾、弱势青少年、留守儿童 侠友官网:www.xiayou.org 邀您加入“助力太极关爱儿童”行列:http://gongyi.qq.com/succor/detail.htm?id=11586
-
中央财政下达2016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9.4亿元2016-08-10新华社北京8月8日电(记者申铖、韩洁)记者8日从财政部社会保障司了解到,截至目前,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的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9.4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切实保障了50余万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的基本生活。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表示,为支持各地做好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工作,中央财政近日在已提前下达2016年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12.4亿元的基础上,再次下达补助资金7亿元,共计19.4亿元。 据了解,为满足孤儿基本生活需要,从2010年起,国家建立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从2012年起,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参照当地孤儿基本生活费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中央财政按照孤儿基本生活费补助标准对各地予以补助。目前,中央财政对东、中、西部地区孤儿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儿童补助标准为月人均200元、300元、400元。来源:新华社
-
奥运慈善!数十位世界名厨为巴西贫民烹美食2016-08-08资料图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拉开帷幕之际,数十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厨师纷至沓来,相聚在这个奥运会主办城市。 与奥运健儿在赛场拼搏不同,他们计划尝试另一种挑战:将里约奥运村每日多余的食品“变废为宝”,为当地贫民免费烹饪可口美食。 【名厨“操刀”】 这个“美食计划”由意大利弗兰奇斯卡纳餐厅主厨马西莫·博图拉和巴西慈善家戴维·赫兹等人发起,有超过40名世界名厨参与。 在里约市政府和企业赞助商的支持下,博图拉等人在里约市拉帕地区创办了一家名为Refettorio Gastromotiva的餐厅。 这家餐厅由巴西著名艺术家维克·穆尼斯装饰设计,共有108个座位,定于8日开业。按照计划,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几十名厨师将轮流“操刀”,每日免费烹制5000份食物。而光顾餐厅的“顾客”将由当地慈善机构在里约最为贫困的社区中挑选,包括无家可归者和其他需要帮助的民众。 赫兹说,负责奥运村餐饮服务的公司每天会将剩余食品送给这家餐厅,厨师则根据这些原料定制菜谱。他强调,餐厅使用的原料都是未经烹制的食品,而非“残羹冷炙”。 “我们只对(剩余未用而)将丢弃的原料进行烹制,例如‘相貌不佳’的水果蔬菜,或者还有两天就要过期的酸奶等,”他说,“我们想要(为贫民)提供优良的食物?!? 【“改变社会”】 博图拉现年53岁,其拥有的弗兰奇斯卡纳餐厅在2016年全球最佳50家餐厅排行榜中荣登榜首。 这并非博图拉首次发起“美食计划”,他去年曾在意大利米兰成立类似餐厅。除在里约继续延续这一项目外,他还致力于将其拓展至美国洛杉矶、纽约以及加拿大蒙特利尔。 按博图拉的说法,他希望“美食计划”能够帮助解决浪费和贫困两大社会问题。 “我曾向母亲许诺,要利用自己的名望帮助有需要的人。现在是时候回馈社会了,”博图拉说,“通过这个计划,我们能够反对浪费,(因此)这是一个文化项目,而非慈善性质。如果我们改变了大众的思维方式(杜绝浪费),便能帮助他们创造新的传统。” 联合国数据表明,在世界各地生产的食品中,约30%至40%从未被人们食用而遭到浪费,而每天全球还有近8亿人饿着肚子睡觉。 近年来,巴西饥饿人口比例虽有大幅降低,但该国仍有数百万人口没有足够的食物。 按法新社的说法,里约市政府准许博图拉等人在10年内免费使用Refettorio Gastromotiva餐厅。 赫兹表示,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之后,这家餐厅将作为厨艺学院和常规餐馆使用。而光顾餐厅的每名顾客除了购买自己的餐点外,还需额外捐赠一餐,以帮助一名有需要的人。 “我们想利用烹饪作为工具,尽可能地为社会带来变化,”赫兹说,“目前看来,这还只是个梦想。也许这看起来不可思议,但我们需要合作伙伴来实现它,需要(愿意)出资(帮助他人)的人?!?
-
公益组织如何争取经费资助?有效评估组织影响力2016-08-08编按: 时值年中,对多数社福组织来说,明年度的预算编列和经费申请即将开跑。除了政府项目,国内外民间大型资助单位也是申请补助的来源。随着需要补助的 NPO/NGO 愈来愈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与计划成效评量成为补助的重要关键。本篇作者 Kevin Starr 与 Laura Hattendorf 分别是专门资助新创组织的穆拉戈基金会的管理与投资总监,他们从资助公司的角度,提出了他们对于审核补助时,评估各组织影响力的看法。 要评量一个公益组织为社会带来的影响,常像养小孩一样困难:不只花的钱会比预期的多,还必须全力以赴。对以资助新创公益组织为职志的穆拉戈基金会(Mulago Foundation)来说,评量受资助组织的表现至关重要。唯有如此,资助机构才能确定投资的钱能确实创造出正向的社会效益。事实上,不做成果评估的新创组织将不会获得基金会的青睐,因为把资源投注在这些组织身上,等于是拿着钱跟着瞎闯。 资助机构通常热衷于比较各个申请者之间的优劣,但穆拉戈基金会认为,投资前最先要做的,应该是以每个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企业自身的条件来评量它们的表现。不管这些组织的目标是协助农夫脱贫还是照护流浪猫,必须要找到评量各个组织行动成效的方法,来了解它们是否不负期待、还是不幸失败。 虽然大型随机控制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亦即随机选取多个不同的社会情境和案例作为参照,以了解组织行动对于目标案例的成效──可以帮助资助机构决定是否应该加码投资,但这并不是用来了解投资成效的好方法。因为这个方法不仅所费不赀,也无法引领新创的公益组织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因此,新创组织需要在有限的经费下,持续产出一连串高质量的信息以供评量。 不过,如果资料太过简陋,就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分析,但将大把心力投注在资料搜集上,又会阻碍工作进展,而且信息过多也会让人难以消化。因此,新创组织需要一个简便又细致的方法来有效评量行动的成效。 对穆拉格基金会来说,投资者期待看到的是受资助的组织能针对运作状况做出有效评估,以利其掌握资金运用的效率。为此,基金会提供了 4 个实用的步骤,帮助投资者和受助组织思考如何衡量公益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1、厘清想要达成的目标 2、选择正确的衡量指标 3、搜集高质量的数据 4、证明这些改变来自你们的努力 厘清想要达成的目标 要衡量一个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必须先确认你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大部分非营利组织的宗旨都过于拢统含糊,帮助不大。投资者期待看到的组织宗旨,要能够精炼成一个动词、一个目标族群,和一个可测量的目标,且长度少于 8 个(英文)单字,例如「协助非洲小农脱贫」和「防止 HIV 病毒在巴西扩散」。 简单扼要的宗旨提供了行动成败的定义,也是穆拉戈基金会审核申请者的第一步。如果一个公益组织不能清楚说明行动的宗旨,就代表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或者没有能力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选择正确的衡量指标 不妨问问你的团队:「如果你只能选择一件事来衡量成效,那会是什么?」先别管团队伙伴的抗议,这可是非常有用的练习。以上面提到的2个宗旨为例,答案可能会是「提升小农收入」和「降低 HIV 病毒感染率」。 有时候,一个指标就足以衡量行动的效果,但有的时候,会需要用到一组精心挑选的综合指标(指标数量越少越好)。如果一个行动和某个社会效果之间的连结能被清楚记录,就可以用这个行动当作衡量社会成效的替代指标。例如,肯尼亚小朋友使用蚊帐的比率,可以作为衡量疟疾死亡率是否下降的指标。 对资助者来说,如果一个计划无法找出可以用来衡量的行动,就表示这个计划太过含糊而不值得考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提升意识」和「培力」可能是促使行动发生的关键要素,但投资者更感兴趣的其实是如何衡量这些行动带来的改变。 这个方法无法完全涵盖一个公益组织的影响力和成就,但对慈善投资者来说,已足够回答最关键的问题,也就是「这个组织是否能使命必达」。 搜集对的数据 好的数据有 2 个要素:可以显示行动带来的改变,以及具有高可信度。这代表搜集数据时,需要── 1.有可供对照的基准数据,并在适当的时间间隔之后再次衡量效果 2.用合适的方式、针对正确的族群(可以是任何人事物)搜集到足够的样本 要确认搜集到的数据是否优质,可以从逻辑面和技术面下手。从逻辑面来看,如果你对目标的基本社会情境有足够的认识,那么只要仔细检视效用评估计划里所使用的资料搜集方法是否合理,就可以大致评断这些数据的可信度。 糟糕的效用评估计划通常都经不起仔细检视:它们若不是缺乏适当的基准数据,就是问错对象,或是研究方法不符合在地民情文化。从技术面来看,样本的大小和搜集资料的技巧是两个最关键的元素,一个好的统计学家可以轻易帮你找出合适的统计方法。 证明这些改变来自你们的努力 「实质社会影响力」指的是社会情境在行动前后的落差。当你搜集到可以证明前后变化的数据时,还需要进一步阐明这些改善是源自于你们的行动。但是,这通常也是衡量社会影响力最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有时要估算「如果没有采取行动会是什么后果」非常困难。 公益组织可以从三个层次来阐明组织行动对社会影响的「贡献度」。以下依照这些方法的成本和复杂度由低而高的顺序来简单介绍── 描述贡献法 提供一个无懈可击的故事,说明改变的力量主要来自于你们组织的行动。这个方法常常被滥用,不过在特定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成为有力的论证,特别是当改变非常显著并且和涉入的行动息息相关、变因有限,以及你们对目标的社会情境有深刻认识时。 配对参照法 在工作一开始时,便选定一些和目标对象相似的社会情境或族群,做为有效的对照。这个方法只在变因不多、可以找到适当的参照组,和能仔细追踪变化过程以确保没有其他意外因素造成干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当然,天下没有完美的参照组,但只要能满足上述条件,通常就已经足够。 随机控制实验法 随机选取多个不同的社会情境和案例作为参照,以了解组织行动对于目标案例的成效。许多时候,随机控制实验法是证明组织贡献度的黄金法则,特别是当风险甚高、变因太多而无法找到相似参照对象来进行有效比对的时候。 不管选择哪一种方法来测量一个公益组织对社会的实质影响力,最重要的关键,是要保持诚实、好奇心与建设性的怀疑。资助机构应不吝于投资在演进的社会影响评估上,因为好的影响力评估不仅能嘉惠非营利组织、资助者和社会本身,更能协助每个梦想家打造更美好的未来。 本文转载自公益慈善论坛, 原文出处:Real World Impact Measurement 翻译:赖惠玲
-
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正式启动征片2016-08-05近日,由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创意谷公益发展中心、深圳晚报社、颗粒公益传播发展中心、商道纵横协办的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正式启动。 主办方表示,本此活动的作品征集及评选,以参赛主体划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政府、企业及个人共六个单元,要求参赛者紧扣"用影像传播公益,让公益融入生活"的公益主题进行创作,参赛作品类型、题材、风格不限,题目自拟,并另设只参加展示、不参加评选的公益视频单元。大赛于2016年9月9日截止收稿。通过审核的作品将在网络上公布,进行公众投票评选,在进行专家票选,评审结果经大赛组委会审定后公布。 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大赛颁奖盛典将于11月举行,大赛征集的公益影像进入参评环节,邀请专业嘉宾和评委,甄选出优秀公益影像。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性与专业性,大赛组委会将特邀重量级嘉宾评委操刀本次大赛的评审环节。往届公益映像节获得了来自各界的大咖与名流关注与支持。NBA巨星姚明、商业巨擘王石、著名导演赖声川、资深电影工作者杨紫烨、主持人欧阳夏丹纷纷为映像节点赞送祝福。 为聚力公益行业发展,记录中国公益进程,促进科技与公益的融合与创新,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还将举办颁奖盛典、主题论坛、分享沙龙等等。详情请登陆中国公益映像节官网(www.cipmf.com) 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报名须知 【作品征集对象】 1.本次活动作品征集及评选,以参赛主体划分为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政府、企业及个人共六个单元。 2.欢迎国内外作品参与展示与评选,分类标准同上,归入以上单元内参评。 3.另设只参加展示、不参加评选的公益视频单元。 【参与方式】 1、参赛报名: (1)登陆中国公益映像节官网(www.cipmf.com),点击“我要参赛”。 (2)关注"壹起创益"微信公众号(szncic),点击菜单“中国公益映像节”参与报名。 2、参赛作品投送: (1)参赛作品导入光盘或U盘寄送至征集小组办公室(颗粒公益传播发展中心),U盘上需注明:参赛者、参赛作品名、参赛者联系方式(注:U盘不予退还) 邮寄地址:广州市海珠区赤岗西路266号南洲小聪科技创意园407 联系人:詹杭剑 联系电话:15057710549 咨询热线:020-89621914 (2)百度云盘:将作品上传至百度云盘,在报名表中填写云盘下载地址投送。 【参与规则】 1.主题要求:作品内容须符合"用影像传播公益,让公益融入生活"的公益主题,类型、题材、风格不限,题目自拟。 2.作品要求:微电影时长不超过30分钟,微短片时长不超过15分钟,视频原文件清晰度不低于720p (MPG 格式);内容和题材不限,但须符合公益主题。 3.参赛要求:请按要求认真填写《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报名表》。所有参赛参展作品必须由参赛参展者原创,不得转载、剽窃、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其参赛参展资格。 4.版权要求:参赛参展者承诺对其所递交的作品拥有合法、全部、充分、完整、独有的著作权,参赛参展作品没有知识产权和其他纠纷,不会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5.关于授权:自参赛参展者报名成功之日起,视为参赛参展者已经授权"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组委会对其参选作品享有免费播出权以及在公益领域内无偿使用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在报纸、电台、电视、互联及移动网络、户外广告等各种形式的媒体展播展映,对此中国公益映像节组委会无须另行通知参赛参展者和支付费用)。 6.参赛者一旦正式报名参与“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即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撤回已入选的作品。 7.往届中国公益映像节的获奖作品,不再参与“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评选。 【活动时间】 ①作品征集:自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9月9日(星期五)晚0:00 ②网络投票:2016年9月上旬 ③专家评选:2016年9月中旬 ④颁奖典礼:2016年11月上旬 ⑤获奖作品展播:2016年9月—12月 (以上为本大赛年度运作预计时间,时间有可能根据进程调整,具体调整另行通知。) 2016中国公益映像节定于2016年9月-11月在深圳举办包括开幕礼、影人论坛、入围作品展映、颁奖礼等在内的系列活动,更多详细信息可登陆公益映像节官方网站www.cipmf.com查询。我们期待看到你的作品! 【联系我们】 官方网站:www.cipmf.com 咨询邮箱:cipmf2016@163.com 影片征集:020-89621914(工作日9:30-18:30)、15057710549 其他疑问和信息咨询:0755-83519306 【附则】 1.大赛结束后,对获奖作品保留一个月的质疑投诉期。若收到投诉,活动组委会将委托有关部门进行调查。经调查,如确认该作品资格不符者,取消该作品获得的奖励,并通报各参赛单位及个人,并视情节给予取消参赛资格或其它处罚?;疃槲岵唤邮苣涿端?,将?;な得端呷说暮戏ㄈㄒ妗? 2.参赛者不得采取刷票等方式弄虚作假。 3. www.cipmf.com为大赛官方网站,由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共同建设。 4.本章程自活动组委会通过之日起生效,由活动主办单位及组委会秘书处负责解释。本章程最终解释权归活动组委会所有。 来源:公益时报
-
中华慈善博物馆将于9月1日开馆2016-08-047月26日,。发布会通报了二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进展及三季度相关工作安排。 据民政部新闻发言人李保俊介绍,今年以来,民政部在做好慈善法施行各项准备工作、加强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据介绍,作为迎接慈善法实施和首个“中华慈善日”的活动之一,民政部将于今年9月1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中华慈善博物馆”开馆仪式和第九届“中华慈善奖”颁奖活动。 慈善法配套政策文件 陆续出台 为做好慈善法施行各项准备工作,民政部多次专门部署并制发通知,提出通过健全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制度、实行慈善组织年度报告制度、建立公开募捐资格许可制度、积极发展慈善信托等,深入落实慈善法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明确通过强化行业自律,加强社会监督,强化政府监管,坚持公正文明执法,构建慈善事业综合监管体系;贯彻慈善法制度牵引和文化培育有关规定,充分激发各类慈善主体的发展活力,全面规范慈善主体行为,提高慈善事业公信力和透明度。 目前,《慈善组织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慈善组织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慈善募捐平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慈善法配套政策文件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首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共募捐信息平台正在面向社会开展遴选。 中华慈善博物馆开馆 同时为迎接慈善法实施和首个“中华慈善日”,拟开展以下活动: 一是8月底举行慈善法实施专题新闻发布活动,介绍民政部实施慈善法的工作进展。 二是拟定9月1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第九届“中华慈善奖”颁奖活动和“中华慈善博物馆”开馆仪式。 中华慈善博物馆是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民政部和江苏省政府合力推进、南通市具体承建的首家国家级慈善专题博物馆。中华慈善博物馆依托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慈善家张謇先生创办的大生纱厂旧址建设,占地面积26546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858平方米,总投资2.78亿元。在民政部、全国各地民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博物馆共征集古籍、书法作品、牌匾、器具等实物2900余件,图片8300多张。 三是依托地方民政部门和部分社会组织举办京津冀慈善展示会、公益广告大赛等活动。 整治“山寨社团”活动乱象 针对“山寨社团”钻法律空子,打着“中华”、“中国”、“世界”等旗号肆意敛财的乱象,开展了对“山寨社团”的专项整治工作。 在中国社会组织网设立“曝光台”,截至目前,共曝光10批1085家“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单。 通过民政部门户网站、中国社会组织网以及中国社会组织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发布“离岸社团”“山寨社团”识别指南。通过专项整治,有效挤压了“山寨社团”的活动空间,净化了社会组织发展的生态环境,?;ち松缁嶙橹蜕缁峁诘暮戏ㄈㄒ?。 加大寻亲服务力度 为帮助滞站受助人员及时返家,搭建寻亲家庭与流浪乞讨人员之间有效的寻亲平台,民政部2016年1月1日启用了全国救助寻亲网。截至目前,各地救助管理机构在全国救助寻亲网上共发布2万3千多条受助人员寻亲公告。今年上半年,各地共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血样5789人次,帮助1570名受助人员成功寻亲并及时返回家庭。其中,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寻亲成功的有456例,通过DNA比对寻亲成功的有253例,通过其他寻亲公告发布渠道寻亲成功的有203例,通过问询沟通获取线索及其他方式寻亲成功的有658例。来源:公益时报
-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2016-07-27公益中国网7月26日讯 7月26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来自政府部门、公益界、学校、企业和媒体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成立仪式。作为公益研究教育基地和新型民间智库,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是中国人民大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又一大重要举措。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付长良等7位代表分别在成立仪式上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友李晓波先生专项捐赠一千万元,支持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的成立和发展。张建明书记与捐赠人李晓波先生共同为研究院揭牌,随后张建明向李晓波先生颁发证书。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院长康晓光教授介绍了研究院的概况和战略规划。 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以慈善文化、公益领域跨部门合作、公益部门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通过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实践咨询、社会倡导和决策参与等方式,成为公益研究的领导者和公益创新的发动机。 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通过理事会对重大学术和行政事务进行决策,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双院长负责制。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徐永光担任名誉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担任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所长康晓光担任院长,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政策与实践学院副教授郭超担任国际院长。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在致辞中指出,我国公益领域正处在蓬勃发展与深刻变革的历史时期,公益领域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中国公益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人才短缺、文化建设、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业界以及学术界的共同努力。中国人民大学作为国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理应为促进公益行业的良性发展做出贡献。 张建明指出,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应以引领公益思想、开创学术前沿、推动社会创新为己任,加快非营利领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政策倡导,促进公益领域新型知识结构的建立,最终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据介绍,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将采取学术研究、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系统运行模式,以学术研究为基础,三者互相支撑和促进。在学术研究方面,中国公益创新研究院以慈善文化、跨部门合作、公益部门治理为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扩展研究合作网络。在学科建设上,完善并推广学科体系建设,系统开发国际和本土教材,整合研究和教学力量队伍,强化已有的非营利方向的公共管理硕士(MPA)。在社会服务方面,研究院将积极参与重大公益活动,为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提供咨询,推动公益行业的文化、标准、规范建设,积极引导舆论,每年独立发布公益行业的年度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