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凰网】公益机构需要厘清的12个“管理”误区2017-12-14也许,对公益组织尤其是民间草根社会公益组织而言,用“管理”来说机构的运营方式,似乎一直是不恰当的。也许更适合的词汇,是运转、运营这些词汇。 但管不了那么多了。我观察中国的民间公益,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是,大家不管怎么强调自己是社会创新,终究会沦为守旧一派、抄袭一族、模仿一流。最可笑的模仿就是,明明是微型组织,却非想参照大公司的科层制和功能化的架构;同样可笑的模仿是,明明是新创的组织体,就如新生的婴儿,却老想模仿那些成功的、成熟的、经典的组织体,就如婴儿非想要过老人家的生活。 于是想到了发心。研究一下发心这个词,发现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从最基本的人性情怀和善意出发,为苦难或者疑难而愿意作最彻底的奉献;二是从原理或者哲学本底的起点出发,去拨开所有的迷雾,直接奔向解决问题之核心区。 由此,公益组织的发心,当然是解决社会难题,而且是社会其他类型的组织尤其是主流的组织所制造、所无法解决、所不愿意解决的那些最难最难的社会难题。公益组织所要解决的难题,往往是难度系数最高的,因为能够调动的资源通路少,能够引用的方法少,能够参与的人也很少;经?;崾艿街髁髯橹淖枘?、引发公众的担忧和质疑。 既然是为解决问题而生,既然是为解决最难的社会问题而生,既然是只有少数人甚至极少数人愿意来参与联合解决的阵营,那么,公益组织的“组织架构”和运营体系,一定有自己的特点和合适之处。所有不适合解决问题、发挥作战力的组织体系,都应当被废弃和替代。 因此,公益组织的运营者们啊,请你们随时反观、内省自己的组织架构,到底是不是在发挥最大的战力,去解决那些最难的问题。很多时候,不是问题太难,而是我们的组织架构把团队给限制死了、弄僵化了,身体来上班了心却没来,每天都在打卡却没有真实参战,表面上进入了战区实际上却已经逃离。 下面我列出一批值得厘清的观念,也许平时方便自己随时拿来对照一下。这样做的理由和目标,就是希望在现有的条件下,让公益组织更强大地爆发,而不是自我限制潜能。 一、公益组织天生就是微型组织,就是以发挥个人能量为核心的组织。任何限制个人全面发挥的组织架构,都是需要改进的。 二、公益组织所有人都应当在前线,尽量少在后方做支撑,因为社会能支持的能量太少,因此,必须全用到核心关键处。 三、公益组织的“功能”应当集结到个人身上,而不是分化到机构的不同部门中。因为人本来就是全能的。 四、公益组织的科层应当是倒金字塔型,所有的“高管”,其实都应当是支撑的土壤,你的能力越强,你的土壤应当越深厚,越应当在最底层发挥长效有机肥的作用。 五、公益组织不应当成为掠夺个体精华而成就机构的传统大企业模式,而应当成为支持个体成长而淡化组织品牌的模式,把组织所有的精华和资源都给予个体,而不是把个体的精华萃取为组织的形象。 六,公益组织的群落主体性质是草根组织,是民间组织,因此,自然表达的野性生长力是其基因和本能。同时,公益组织基于信任而生发和生长,因此,任何怀疑制的思维模式都对群落的表达和呈现是有害的。赞赏和信任才是公益组织最好的运营氛围。 七、公益组织本质上是家服务平台,而不是管理平台。如果一定要有管理,不是让“受管理者”去帮管理者实现管理者的目标,而是管理者去帮助受管理者实现他的目标。不是他帮你拿到你想要的东西,而是你帮他实现想要的梦想。 八、公益组织的能力不是同化一个人,尤其不是把小伙伴同化为创始人的样子;而是“异化”、“催化”一个人,让其真实本性得到充分的展现,才华能得到真实的发挥,理想能够得到逐步的实现。因此,一个小伙伴越有个性,越与他人不同,越有价值和生产力。 九、公益组织作为一种群落生态关系,不是拔掉野草,恰恰是珍惜各种新生。越随机生长的,越主动生长的,越有野性、执行力、创造性,也就越有魅力,越成为群落有机的风景。 十、公益组织本质上没有“主业”,因为公益的空白点很多,某人发现的空白点,可以自己去填补,同时要支持伙伴去勇敢而真诚地填补他们所发现的空白点。这样就如一片土地,随机生长出了无数的野花野草野树野蘑菇,植物多了,动物就多了,整个群落就越来越壮观和完美。一切想要标准化种植、只许某种树生长的方式,都是有害于公益组织持续前行的。 十一、公益组织是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同时以各种倡导发动社会,而倡导的手法没有唯一性。公益组织如果一定要说是个组织的话,那么就是倡导手法的工具集成库,大家可以在这里借用他人曾用的经验,也可自创新的工具的手法。手法越不一样,越有丰富工具库的价值。 十二、公益组织与公益组织里的伙伴不是投资、购买、捐赠、雇佣的关系,而永远是助成理想、服务需求、互相激发、支持壮大的关系。(2017.12.13) 作者注: 欢迎扫码支持我的破冰基金哦,,也是为支持公益行动者而探索的一种公益金融产品。 自从2017年7月份,我启动“破冰基金”试验以来,已经收到了31万元的支持。每天都在感动中度过。 破冰基金的理想,是想做一个试验,是想做一个倡导。试验的意思是,中国的民间公益人,支撑得起这样的信任和托付。倡导的意思是,我要告诉全世界,中国的民间公益人,更需要这样主动的、无条件信任的、快速而及时的支持。不要让他们每天都在“申请项目”,不要让他们自带工资来做公益,必须有给他们投资未来的资金和信心。 因此,我想找到100个人,组建一个100万左右的公益互助资金池。因此,我想找到一百个人,每人支持我一万元。支持一年后,偿还本金。我用这借来的钱,用来做一个快速而敏捷的试验,就是遇上有需求而一时无着落的公益行动者,给出最高信任度的支持和联结,鼓励其去做自己最想做的那些事。 因为,我们的人生,不能永远耽于理想,只有全身心的实践,才可能获得真知。而只要有了真知,走出了第一步,社会的支持力度就会滚滚而来。就如破冰之后,大地一定春暖花开。 目前这三十一万元都在我所认识的中国民间公益行动者间流转。有些资金已经流转了好多轮回。这些资金的每一次流动,都在给民间公益带来无限的行动能量。破冰基金的体量虽小,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公益”,却是它的宏大而坚定的理想。 从今天起,我会陆续公示一些伙伴的故事,有些人可能会实名实说,有些人则可能只讲出故事的概貌。我承诺我所讲的一切都是基于真实的发生。就如我对中国这些民间公益人永远怀抱着无尽的尊敬与信任。
-
【新华网】慈善资产应该怎样“孵出金蛋”——民政部就《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17-12-14《慈善公益报》记者从民政部获悉,为规范慈善组织保值增值的投资活动,防范慈善财产运用风险,促进慈善组织持续、健康发展,民政部日前公布《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8年1月6日。 据介绍, 去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慈善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了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进行投资的基本原则和相关要求,并授权国务院民政部门制定具体办法。为此,民政部开展了相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征求了有关部门、专家和慈善组织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共二十五条,对慈善组织为实现财产保值增值开展投资活动的基本原则,投资范围、模式及条件,投资决策运行、投资风险控制、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征求意见稿》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下简称民政部门)依法登记、认定的慈善组织进行投资活动适用本办法。 《征求意见稿》根据慈善组织的宗旨和特点,从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出发,对慈善组织的投资行为进行了规定。首先,按照财产来源进行规范?!墩髑笠饧濉饭娑ǎ壬谱橹迪植撇V?、增值进行投资的,应当遵循合法、安全、有效的原则,投资取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于慈善目的。慈善组织接受的政府资助的财产和捐赠协议约定不得投资的财产,不得用于投资。慈善组织可以用于投资的财产限于非限定性资产、在投资期间暂不需要拨付的限定性资产。慈善组织应当保持足够的现金类资产,以保证连续3年的慈善活动支出符合法定要求和待拨捐赠财产及时足额拨付。其次,按照投资方式进行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慈善组织除银行存款和接受股权捐赠之外,开展投资活动应当采用下列方式:购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发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债券、证券投资基金、信托产品等投资品种;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和运作财产;直接进行与慈善组织宗旨和业务范围直接相关的股权投资。同时,《征求意见稿》对建立了评级制度的投资产品明确了慈善组织可投资的级别。 对于委托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的,鉴于目前受托投资机构的多元化以及慈善组织整体鉴别能力相对较弱,《征求意见稿》参照企业年金、养老金、社?;鸲杂诓撇泄芊降囊?,从受托方的业务资格、实收资本和过往记录等方面对其资质予以规范和明确,从而便于慈善组织进行选择,尽可能地保证委托投资时的慈善财产安全。再有,《征求意见稿》规定了禁止慈善组织开展的投资活动。对风险过高背离保值增值目的,或者有悖于慈善宗旨的行为予以禁止。明确规定慈善组织的财产不得用于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等十二种投资活动。 《征求意见稿》突出强调了慈善组织在投资活动中的制度建设和责任担当,要求慈善组织建立与投资活动相匹配的自律机制,并接受社会监督。《征求意见稿》规定,慈善组织开展投资活动,应当制定资产管理制度,明确投资决策程序、分权与授权、隔离回避制度、最大投资额度、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的范围、检查投资经营情况的方式和频率等?!墩髑笠饧濉贩直鹈魅妨舜壬谱橹硎禄嵩谕蹲示霾咧械脑鹑?、执行机构在具体落实投资行为中的责任,以及监督机构的监督责任。《征求意见稿》规定重大投资方案应当经理事会组成人员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执行,对什么是重大投资既规定了基本原则,又要求慈善组织在自己的章程中明确具体标准。同时,《征求意见稿》规定了投资活动要纳入慈善组织的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制度和投资活动的情况要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公布的内容和方式将在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详细规定。 慈善财产作为社会公共财产,在投资活动中应当将安全性放在首要位置。《征求意见稿》除了在确定投资范围方面充分考虑安全性外,还用专门条款对投资活动的风险控制进行了规定。其中,关于投资可行性论证、经常性关注要求、止损机制、风险准备金制度、集中度风险防范等规定,都是在充分吸收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的意见建议基础上进行的制度设计,以确保慈善组织在投资活动中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王学军)
-
【新华网】北京15个部门联合出台新政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可享受积分落户2017-12-14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如果你是社工,那么你的福利来了。 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等15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与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激励措施以及组织保障等方面做出了规定。急需紧缺和重点社会工作人才,按照规定可享受积分落户、保障房申请等相关优惠政策。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为激励紧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意见》强调,需进一步树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先进典型,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评选范围。深入开展“北京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选拔培养活动,并将选拔出的“北京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纳入“高创计划”项目,推荐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申报“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参评“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奖”。大力宣传先进事迹,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增强其工作热情和职业归属感。 在吸纳人才方面,《意见》指出,要注重把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吸纳进党员干部队伍,支持有突出贡献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进入人大、政协参政议政。建立北京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信息库,将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高端人才储备管理,加大培养力度,提供发展平台。 另外,将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急需紧缺和重点人才引进范围,按照规定可享受积分落户、保障房申请等相关优惠政策;在选拔申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时要充分考虑符合条件的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对选派到边远贫苦地区、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开展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等条件下在提拔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聘用(任)时优先予以考虑。 对于北京市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海外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等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创办机构方面予以支持。鼓励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以个人名义创办社会工作室、注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承接相关政策和理论研究课题,为首都社会工作发展献计献策。每年选派优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赴港台、境外等地区学习培训,打造国际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交流服务平台。 专业岗位实行等级划分 《意见》明确,当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有空缺且公开招聘人员时,应主要面向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员,通过聘用(任),纳入本市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实行登记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纳和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提供社会工作服务,延伸基层社会治理臂力。 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应结合自身需求与特点,参照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管理规定开发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鼓励有条件的各类公共服务机构、街道和乡镇依托现有资源支持发展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根据《意见》,社会工作师岗位,分为社会工作师一级岗位、二级岗位和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属于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助理社会工作师岗位,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一级岗位、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属于初级专业技术岗位。高级社会工作师以及社会工作员的岗位名称、等级划分待国家高级社会工作师、国家社会工作员评价具体办法出台后另行规定。 另外要求,须严格落实国家社会工作者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与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衔接,通过考试取得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聘用(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到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应具有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聘用到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应具有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聘用到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应具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王希文)
-
【新华网】2017(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在京揭晓2017-12-14图为活动现场 12月12日,由《公益时报》社主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大会以“新时代的责任企业”为主题,相关专家、学者、企业界和公益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治理,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何建民,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秘书长、《公益时报》社总编辑赵冠军,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秘书长胡广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 王林,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秘书长肖隆君等出席大会。 《公益时报》社总编辑赵冠军在致辞中表示,“社会不断进步,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也面临多元化思考。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大量人们结束了原来的在农村的宗族生活,进入城市,在社区融入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在政府主导的社会治理之外,企业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嘉宾分享环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长江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政府关系及校友事务副院长阎爱民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动力何在、长江商学院的公益实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一项社会工程等三个方面作了主题为《从长江商学院校友和校友企业的公益实践看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变迁》的演讲。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主任、北京融智企业社会责任研究院院长王晓光从企业公益的定义、本质和表现形式等方面作了题为《企业公益项目管理创新》的演讲。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华代表处信息倡导官员刘洁分享了《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SDG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要让所有人享有人权,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企业嘉宾演讲环节,来自三星电子大中华区、沃尔沃汽车集团亚太区等企业的嘉宾对新时代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了分享。 大会对年度企业、个人进行表彰,分别颁发年度责任人物、卓越企业、卓越项目、优秀企业、优秀项目、推动力奖项旨在坚持“旗帜鲜明的扬善”,坚持“用新闻纸推动社会进步”。 2001年《公益时报》诞生,从这一天起观察、记录和分享了中国公益的发展历程。 十七年来努力担当起行业媒体的社会责任。调研数据发布中国慈善榜,自2004年开始编制的中国慈善榜已经记录了近2000名慈善家和近5000家慈善企业的大额捐赠数据,被誉为中国财富的爱心清单;创办中国公益年会,每年推举年度影响中国公益百人百企,推出年度十大公益新闻,成为公益领域最大的年度盛会。策划启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优秀案例征集活动,已经举办六届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卓越奖收集了近1000个企业公益项目案例,为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践行媒体使命,推动“公益”理念、“责任”理念不断成为企业共识、社会共识,深入人心。
-
【公益时报】76万社会组织一键可查,我们查到了这些?。旎评兜亩加校?/div>2017-12-1111月27日,中国社会组织网发布了《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推广使用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平台的通知》?!锻ㄖ访魅罚? 平台对外提供社会组织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法定代表人、成立日期、注册资金、登记状态、证书有效期、组织类型、住所、业务范围等基础信息查询服务;对在民政部登记的全国性社会组织,加载年检、评估、行政处罚、表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等信用信息。 《公益时报》记者登陆平台进行了查询。平台显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14时,全国社会组织共760,321家,其中民政部登记社会组织共2315家。 通过使用不同的查询方法、查询关键词,我们还查到了以下这些有意思的数据: 北京有20家名称中有红黄蓝的社会组织,全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基本上是幼儿园。而全国则有364家; 社会组织数量最多的是江苏,有80,000多家;上海、北京只有10,000多家,连前10名都没有排进; 名称中有社工、社会工作的社会组织达到7000多家;名称中有“老年”的社会组织要远超有“青少年”、“儿童”的; 名称中有“环境、环?!钡纳缁嶙橹挥忻浦杏小胺銎丁钡纳缁嶙橹?/10多一点…… 364家名称中有“红黄蓝”的社会组织 以红黄蓝为关键词搜索,可以查到364个名称中有红黄蓝的社会组织,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361家,基金会1家,社会团体2家,从名称上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是幼儿园。 以红黄蓝为关键词,在北京范围内查找,则可以查到20家名称中有红黄蓝的社会组织,全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基本上是幼儿园。 由于不是在民政部登记的,所以只能看到基本信息。从这些基本信息中可以判断其中很多与北京红黄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关。有5家的法人是史燕来,与北京红黄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史燕来名称一致。 因虐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北京市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的信息则显示,其登记管理机关是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法定代表人是陈永春,成立登记日期是2011年4月11日,注册资金150万元。社会组织类型是民办非企业单位。业务范围是学前教育等。 为什么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平台中可以查询到红黄蓝幼儿园的信息呢?这就需要解释一下我国的民办教育管理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而社会组织是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登记之后才有法人资格。民办教育机构一般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但并不是可以直接登记的。 《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举办实施学历教育、学前教育、自学考试助学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办学校,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登记管理机关负责同级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管理。 也就是说,民办幼儿园实际上是一种双重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是主管单位,民政部门是登记管理单位。 以幼儿园为关键词在平台进行搜索,可以查到我国的幼儿园已经超过11.5万家。 作为主管单位,教育行政部门负有“监督、指导民办非企业单位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按照章程开展活动;负责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的初审”等管理职责。 同时,《民办教育促进法》也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民办教育工作。 也正因为此,11月29日公布的朝阳区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事件调查情况显示: 经查,朝阳区教委主任肖汶、副主任付琳,存在对民办教育机构监管缺失的问题;朝阳区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管理科科长韩斌,工作中存在失察失责、履职不到位的问题。针对以上情况,朝阳区纪委、区监委决定对上述责任人员予以立案调查。 15省社会组织超过2万家 平台提供了行政区划查询路径,通过对不同省份的社会组织进行搜索,可以发现各省社会组织数量与我们平时的印象并不完全相同。 排在前三位的是江苏、广东、浙江,均超过了5万家。其中江苏的社会组织数量超过85,000家,广东的社会组织数量接近65,000家,浙江的也超过了50,000家。 大家印象中社会组织比较活跃的北京只排到了第25位,超过12,000家社会组织。这一数据比吉林、黑龙江的都少,几乎只有辽宁的一半——而在印象中,东三省的社会组织是不发达的。 出现与印象不符的原因有一部分在于,社会组织不等于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非,这其中很多并不是从事公益慈善的。例如民办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很多都是社会组织注册的,而这些机构的数量往往是和人口、行政区划成正比的。 按照社会组织类型查找,就可以发现以公益慈善为宗旨的基金会只有6058家。而社会团体则超过35.5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则已经接近40万家。 如果用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则可以搜索到更多有趣的内容。记者尝试用“社工、社会工作、中国、儿童、青少年、老年”等关键词进行了搜索。 截止11月30日14时,名称中有“中国”的社会组织达到2851家,其中民政部登记的共1824家。 名称中有”社工”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有1359家,名称中有“社会工作”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有5015家,合计6374家,这些基本上是社工机构。 而名称中有“社工”、“社会工作”的社会团体加起来则分别有60家、755家,这其中绝大多数是行业协会,加起来已经超过800家。 如果用“社会工作”、“社工”作为关键词查询社会组织数量,则总共可以查到7193家,显示出社会工作确实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名称中有“儿童”的社会组织有3279家,“青少年”的社会组织有8254家,有“老年”的社会组织则达到了25,637家,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直接查找养老院,有2491家。 以社会组织涉及的领域来搜索,名称中有“扶贫”的社会组织达到23,536家,显示出扶贫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名称中有“教育”的社会组织也达到22,968家。 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名称中有“环境”的社会组织只有1616家,加上有“环?!钡?21家,总共也只有2500多家。 如果你对其他的信息更感兴趣,可以自己登陆平台进行查询。计算机用户登录民政部门户网站(www.mca.gov.cn)、中国社会组织网(www.chinanpo.gov.cn),手机用户关注“中国社会组织动态”政务微信,点击进入“全国社会组织信息查询”,即可通过社会组织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进行精确查询,也可通过社会组织类别、状态、登记机关行政区划等选项进行综合查询和统计分析。 - END - 本文为公益时报原创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 作者 | 王勇 责任编辑 | 于俊如【公益时报】舆论过后,儿童公益该怎么做?2017-12-11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曝出的侵害儿童的案件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愤怒之余,公众对于儿童安全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反思,公益组织在儿童保护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事件发生后,儿童安全公益基金、“女童保护”等公益组织迅速采取行动,加强宣传倡导,呼吁更多人参与到儿童?;す媸乱抵小? 比如: 11月25日,儿童安全公益基金儿童防侵项目联合马伊琍、伊能静、谭晶等近一百位明星爱心大使以及知名主持人等,在映客、腾讯、一直播、花椒以及优酷等平台发起了直播活动,讲述“妈妈如何?;ぷ约旱暮⒆印?。短短20分钟内,观看人次就达到了40万。而“女童保护”方面则发起了“女童?;ぐ偻蚣彝セね卸保苹谌段谙虬偻蚋黾彝シ⒎偶页ぐ娣佬郧质植?,同时宣布将继续举行儿童防性侵课堂。 安全教育、公众倡导、明星直播……公益组织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补充,以其独特的优势,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或者项目让儿童安全、儿童?;ひ约靶越逃然疤飧尤菀妆还谒邮埽晌=逃图彝ソ逃闹匾钩?。这些方式确实能够产生很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但就儿童安全来说,还远远不够。由于资源不足、项目设计缺乏科学性及可持续性,加上专业人员短缺等现实原因,目前儿童公益项目也存在同质化、覆盖群体不均衡、重宣传倡导而轻干预等现象。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民间公益机构只以机构生存和募款优先去设计项目,就会造成大量看似方便操作、易出效果的儿童公益项目诞生。这样的项目提供的往往是重复性服务,实际效果不一定好,且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儿童需求,对公益资源反而是一种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公益该怎么做?如何才能杜绝侵害儿童事件再次发生? 舆论漩涡中公益组织做了什么? 幼儿园虐童事件刺痛了很多人的神经 红黄蓝等幼儿园曝出侵害儿童的事件后,“女童?;ぁ毕钅糠⑵鹆恕芭;ぐ偻蚣彝セね卸?,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向百万个家庭发放家长版防性侵手册,同时宣布将继续举行儿童防性侵课堂,一年内预计开展一万场以上讲座,惠及100万个家庭。 据“女童?;ぁ辈煌耆臣?,2013年至2016年,全国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14岁以下)有1401起,受害人超过2568人。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数据显示,同样是在2013年至2016年,全国法院审结猥亵儿童案10782起,平均每天审结超过7起。不过,由于儿童被性侵的隐案率很高,这也只是冰山一角。 作为一个典型的儿童保护公益项目,“女童保护”以宣传倡导为主,希望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同时开展独立的调研报告。此外,项目还会把相关建议提交给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希望借此推动立法?;ず驼叩耐晟疲忧慷孕郧侄拇蚧骱统头AΧ?,形成儿童防性侵?;せ?。 来看另一个项目。 2012年,邓飞联合数百名记者、律师、网络大V和行业领袖发起了微博打拐专项基金,开始关注和解救被拐妇女儿童。2013年6月,其又升级为儿童安全公益基金,关注对象从关注和解救被拐妇女儿童扩大到所有14岁以下儿童,关注领域也从拐卖延伸至涉及儿童安全的所有领域。 成立之初该基金下设微博打拐和儿童防侵两个项目。其中,儿童防侵项目致力于通过打造公众参与度高的专业性儿童安全守护环境,先后研发了“防性侵”“防拐卖”“防校园暴力”“防灾害”“防意外”课程,即儿童安全“五防课程”。 幼儿园虐童事件发生后,针对乡村和城市两个维度,基金发起了两项不同的行动:在乡村,联合全国的基层公益组织,进学校给留守儿童讲“五防”课程,唤醒孩子;在城市,基金发起了“大树妈妈”行动,支持每一个孩子的妈妈成为讲师,让她们去唤醒自己的孩子,另外其还通过自身平台连接多方资源,持续支持孩子安全成长,实现自己?;ぷ约翰镏渌⒆?。该基金希望通过与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志愿者组织以及学校方面合作,进而影响国家政策,推进儿童安全课程进校园。 与上述两个项目不同,“青爱工程”开展项目的形式更为直接,目标也更集中。通过与全国范围内有意愿、有条件的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共建“青爱小屋”,项目将帮助学校建立起开展艾滋病防治、性健康、心理健康、公益慈善和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以上只是目前儿童?;ち煊虮冉系湫偷墓嫦钅俊J率瞪?,由于儿童话题的特殊性和高关注度,很多公益人士、机构都推出了与儿童相关的活动或项目。这些项目有哪些不足呢? 资源扎堆,项目发展不均衡 在业内人士看来,儿童?;す嬗Ω迷谠し莱己透稍な凳┓矫嫱毕鹿Ψ颍壳袄纯?,有关儿童?;さ母稍は钅咳匀缓苌?。中华儿慈会秘书长助理、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总监王昱认为,受创新能力、发展水平以及教育体系、法律制度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儿童?;ち煊蚬嫦钅康恼宸⒄谷肥荡嬖谝恍┎痪獾南窒?。 “很多儿童公益项目仍集中关注贫困地区、偏远地区儿童、特殊儿童等,而事实上目前像安全教育、性教育等知识应该面向所有孩子开展。但是对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他们通过类似公益项目得到的更多的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帮扶及救助,而在心灵成长、心理救援等方面还是存在非常大的缺口。” 王昱谈到。 此外,目前的儿童安全倡导项目非常集中,操作模式也都比较类似,覆盖面基本集中在城市。而根据9958救助中心意外伤害求助儿童数据来看,儿童安全事故仍以乡村地区为主,因此在乡村开展的安全教育项目也非常多,但基本上也都是照本宣科地给孩子们及其家庭讲述安全知识。这种项目的认知吸收率比较低,项目模式比较单一,且传播效果也不好。而且,很多项目执行还需要大量志愿者投入,也是对公益资源的一种资源浪费。 “五防课程”或许能提供借鉴 儿童公益项目在设计时怎样才能避免过度同质化?不妨来看一下儿童安全“五防课程”的设计思路和特点。据赋权式儿童安全“五防课程”创始人、中华女子学院家庭研究发展中心执行主任张静介绍,在研发方面,该课程主要有五大特点与创新: 第一,把性侵害、拐卖、校园暴力、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打包成课程??椴⒅谱骺渭嫱瞥觯纬煽纬棠?槿?; 第二,课程知识水平按照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身心发育特点进行分级,并特别强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家庭教育的课件分段研发必须专用; 第三,课程设计坚持赋权儿童、快乐教学、生命教育、学教合一、多元尊重、法律普及、身心健康等七大理念; 第四,根据课程设计理念对框架、教学知识点、导入方式、互动情境、讨论形式等进行内部的专家组评估,并有不同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 第五,结合现实生活,将教育、心理、法律、社会等不同知识点融合在一类小学阶段儿童课程设计中,从安全教育的角度切入,这也符合家庭、学校、社区的一体化发展需要。 “五防项目要做的不仅仅是儿童安全教育,它本身就是一个促进社区治理的创新行动。不过,目前很多儿童公益项目都缺少专业化的设计指导,现有儿童公益项目需要更多地基于服务需求做好前期评估、服务设计,并根据计划提供相应服务。一种可以实现良性循环的项目设计需要借助社会工作、心理学等专业支持,将儿童及家长需求、公益使命和理念一起考量,并整合资源。”张静告诉记者。 舆论过后,儿童公益该怎么做 今年3月,张静曾写过一篇文章,系统分析了新形势下儿童?;すぷ鞯奶氐悖旱谝?,社会变迁和城乡发展等多重因素导致儿童被伤害的潜在风险增加;第二,不法分子的犯罪行为导致儿童被蓄意或故意伤害的潜在风险继续存在;第三,监护人对家庭教育和儿童?;こJ兜娜狈Φ贾露沙っ媪倮Ь?,比如性教育观念滞后、家庭暴力等;第四,社区儿童?;ざ嗖棵帕墓ぷ骰迫狈?,导致儿童?;すぷ骶咛迓涫档交愕氖焙蚰岩月涫?,难以体验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第五,网络信息过于发达给儿童成长带来一些新的压力。 针对近期发生的幼儿园侵害儿童事件,张静建议,应建立配套的幼教监督机制,比如实行幼师及教师注册制,进行年度注册审核,允许流动联网管理;第二,幼儿园进行体系化联网管理,不管公立私立都应如同义务教育的中小学那样进行系统的、公开的、透明的管理,包括招生计划、软硬件设施、园内教学、家园沟通活动等。 “目前亟需推进儿童保护专项立法。”张静表示,对于儿童伤害、儿童营养等方面的一些焦点问题,需要专门立法去解决。“比如日本的《营养法》,一对夫妻结婚前必须接受营养的知识学习和考试,如果不能通过则需要重修再考,考过了才能结婚。这样一来,父母对于孩子的营养支持就很到位。所以,减少儿童伤害必须用专门的立法来给予支持。虽然目前有了反家暴法,但是儿童?;すぷ髟谄渲械牟握罩葱邢喽越先酢!? 而在王昱看来,在儿童?;て教ǖ拇罅刺跎厦恳桓鼋巧捌湫卸济肿阏涔?,公益组织要做的不应仅仅是呼吁倡导,还应联合行动。 在2017年世界儿童日与国际反家庭暴力日之际,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联合了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等机构,共同发起了“消除针对儿童暴力的中国伙伴计划”,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呼吁并推动在中国消除针对儿童一切形式的暴力。 该计划将集中各种力量聚焦解决家庭暴力、校园暴力、性侵害等问题,希望在各方密切合作的基础上,探索中国经验,构建一个没有儿童暴力的世界。据了解,计划推出的八项相互关联的策略有:媒体宣传、立法倡导、实证研究、专项基金、志愿律师、指导手册、咨询平台、跨专业合作等。 以此为参考,在目前的形势下儿童公益项目究竟应该如何设计?王昱表示,“民间机构在设计项目时应首先考虑创新性和儿童利益最大化,以及项目在同领域的独特战略格局和非复制性。如果只以机构生存和募款优先去设计,就会造成大量看似方便操作、易出产出效果的儿童公益项目诞生,这样的项目互相模样,实际效果并不一定好,或者提供的都是重复性的公益服务,不能解决儿童的实际需求,反而对资源是一种浪费?!? - END - 本文为公益时报原创首发,欢迎转载 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违者必究 ▼ 作者 | 皮磊 责任编辑| 于俊如 微信编辑 | 吴丽萍2017中国公益年会 | 说你想听,给你精彩2017-12-11【凤凰网】别让你的孩子从小就学会性别压迫,性别平权从娃娃抓起2017-12-08近年来,有很多研究都发现,在异性恋家庭中,父亲往往都不会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即使是最年轻的、思想最进步的那些父亲也不会。而在夫妻双方都外出工作的双职工家庭里,妻子仍需承担65%的照料孩子的责任,这个数据自本世纪初以来几乎就没怎么变过。 此外,妈妈们在周末能享受的休闲时间也只有爸爸们的一半。即便第二天都要上班,学龄前宝宝的妈妈们半夜要起来照顾孩子的可能性仍是爸爸们的2.5倍。而在其它不方便计量的时间里,妈妈们也几乎完全负担着管理孩子的各种责任,比如安排保姆、填写学校表格、整理旧衣服等等。 过去几年,为了写一本关于职场妈妈如何和她们的丈夫一起抚养孩子的书,我采访了很多职场妈妈。意外的是,大部分时间,我都能听到源自不同版本的同一个故事。 孩子们的爸爸对他们都很好,每次我跟朋友们聊起天来,也会发现孩子他爸好像确实已经做了不少事了。 但每次在我像个疯子一样四处收拾着孩子们的东西或是洗衣服时,他总能安然地捧着手机或电脑。每天早上,在我忙着给孩子们打包整理午餐便当、给女儿准备要穿的衣服、给儿子收拾家庭作业时,他都在悠闲地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手机。 他就是那样,可以一直安稳地坐着。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他就是意识不到周围发生了什么。每次我跟他提起这件事时,他总会下意识反驳。可到了晚上下班回家后,一切都没变。虽然他会帮着和我一起准备晚餐,可每当我要照顾孩子们洗漱、哄他们睡觉时,他又是一个人抱着手机无动于衷。 2015年的一项实证研究发现,异性恋家庭在照顾孩子的责任方面遵循着极不平等的分工,即使是在一个母亲有全职工作而父亲赋闲在家的家庭中,情况也一样糟糕。 很明显,我们过去所相信的“夫妻间性别平等正有着巨大进步”,其实是一种过于乐观的想法。 现实显然悲观得多:即使现代社会的男男女女都认为自己信奉平等主义,并声称他们的决定都是共同定下的,但实际上,最后的决策结果往往都是更偏向于满足父亲的需求与利益,而不是母亲的。 这样的隐性权力失衡带来的的结果绝不是什么好事。越来越多关于家庭的调查和临床研究表明,伴侣之间拥有平等的权力关系可以提升婚姻质量,越不平等则越容易损害婚姻质量。 这样的不平等,不仅会给妈妈们带来过度的心理、生理、经济压力,还会使得人们对于此类事件中所谓的最理想的做法的拥护态度变得更加不容易被改变。而孩子们,正是这一做法的见证人。 当孩子们看到妈妈忙着给他们准备衣食,而爸爸却安然坐着刷脸书时,你觉得孩子们会怎么想呢?不难推测,孩子们可以很快地从父母的不同分工模式中总结出什么样的事情更有价值。 201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孩子们都是敏感的“性别侦探”,哪怕是18个月大的宝宝都能通过外界对于不同性别期许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行为,比如刻意挑选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玩具迎合大人。 另一项家庭研究则发现了无论是女儿还是儿子,他们从小对于婚姻角色的态度都是内化沿袭自他们的父亲,与母亲无关。该研究也证明了儿童从小就有能力甄别隐形权力,从而选择他们认为更有价值、更有权力的一方作为自己的榜样。 不过,好在一切都还有改变的机会。 对于那些诚心发问“我们能做些什么”的男人而言,首先,意识到普遍存在的不平等分工,并承担至少一半的家庭劳动责任。 关于权力关系问题,过去的大量研究一直没把重点放在丈夫们该怎么做出改变,反而总是在指导妻子们该怎么做,比如教导她们应该更坚定有原则,不要总“宠”着男人。但这种说法其实就跟面对猖狂的性骚扰,对女性进行“她应该穿一条更长的裙子”版本的“受害者指责”差不了太多。 其次,发自内心地、不带辩驳地承认自己的男性特权。 长期以来对于“妇女工作”的习惯性贬低文化使得男人们缺乏对改变传统性别角色分工的动力。即便越来越多女性早已成为了自己家庭的经济支柱,完成了“女主外”的任务,但大多男性仍然囿于性别偏见拒绝做出改变,承担自己应尽的家庭义务。 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发表了一项研究,展现了婚姻中男女两性对于自己所承担的家庭劳动任务存在巨大的认知偏差。 女性有更大比例报告自己在孩子养育方面认知到的不平等分工,而当男性只完成了36%的家务活后,他们就能感觉到自己已经承担了和妻子“一样繁重”的家务劳动了。 在认识到这点后,或许男人们可以重新掂量掂量自己干过的活儿,积极拓宽一下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义务范围”。 比如,男人也可以打包行李箱,替孩子们准备上学需要的文具、作业、衣服和午餐。又或者,去超市为家里的冰箱储备补足,做一日三餐计划,给家人准备温馨的礼物,写充满爱意的感谢卡片,安排儿科医师的预约问诊等等。 无论是在职场上,还是在家庭里,不合理的性别压迫都应该引起大家的注意,每一步对于平权的追逐都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也是(MeToo)#这样的标签最终变成一个时代错误。 原文作者:Darcy Lockman 翻译:女声编译组| Lucia 校对:女声编译组| Well 编辑:山柰 原文地址: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utlook/where-do-kids-learn-to-undervalue-women-from-their-parents/2017/11/10/724518b2-c439-11e7-afe9-4f60b5a6c4a0_story.html?utm_term=.84128e5a9b7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