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矿区留守儿童:家庭不贫穷 缺的是父母陪伴2016-09-19留守儿童快乐家园里,孩子们开心地在下跳棋。 邱新福摄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六营的邢韵奇从沙滩上爬起来,手里举着刚刚找到的“宝贝”,一边喊着一边向自己的辅导员杜青挥手。 这时,导游员告诉小朋友们,“大家接着找,还有宝贝埋着呢!”小朋友又低下头,用手扒着“寻宝区”的沙子,蹲着累了,有的索性就跪在沙子上爬着找。这些孩子都是来自全国矿区的留守儿童。 作为关爱全国矿区留守儿童科技夏令营中活动的一项,有许多像沙漠寻宝这样有趣的游戏。从8月15日开始为期5天的夏令营活动以“用爱托起矿区留守儿童的科技梦”为主题,为200名来自矿区的孩子带来不一样的暑假。 “他们和通常的留守儿童的概念不太一样,大多数没有经济方面的压力,更多的是自己会觉得别人家的父母会经常见小朋友,但是我的父母为什么不经常见呢?他们会觉得自己的父母是不是不爱我?他们的认知不太一样?!蹦诿晒攀Ψ洞笱д磐厥楦苯淌谒怠? 家庭不贫穷,但缺乏父母陪伴 “每一次分离,我都能清晰地看清你红润的眼眶,而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我知道,如果我哭了,你会更难过?!毕牧钣挥恼琶仍谧约盒锤职值囊环庑胖姓庋吹馈? “煤炭企业黄金十年过去了,他们并不一定贫穷,他们缺乏的是父母的陪伴。”活动主办方中国煤炭学会的杨清清这样介绍说。 来自云南的陈俊江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多回来看看我,我想爸爸妈妈不再出去打工,我们能在一起?!? 陈俊江家住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干海资,父亲从他记事起就在云南东源煤业公司一平浪煤矿工作,母亲则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只有一两次回家。13岁的陈俊江兄弟俩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老人的身体不好,二年级时陈俊江就学会了做饭,每天早上6点半起床,做饭,再去上学,这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会“孤独”?!耙蛭挥新杪瑁矣械闶?,看到别人爸爸妈妈在一起会有点伤心?!逼绞庇龅阶饕敌枰页で┳郑驴〗荒芨嫠呃鲜Γ鞍职衷诩影嗝挥谢乩?,妈妈出去工作了?!彼祷笆彼纳舯涞煤艿?。 对于这群孩子,来自内蒙古的活动志愿者杜亮亮觉得这些孩子“特别淳朴”。 活动中,杜亮亮全程负责3个孩子的安全。在他看来这些八九岁的孩子特别自理,并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负责的刘书荣,虽只有7岁半,但是每天都自己主动刷牙,睡觉也很主动,懂得自己换衣服”。 对于孩子们的自理,六营辅导员杜青也深有感受,“我们营里有一个小女孩叫高欢仪,今年11岁。她带了一个小皮箱。第一天到酒店的时候就把小皮箱拿出来,自己换好衣服洗漱好了,再把换下来的衣服叠回到皮箱里,弄得整整齐齐以后才出去玩”。 多原因致矿区留守儿童问题产生 “这是我第一次去煤矿,我没见过那么大的矿车?!?月18日下午,来自安徽阜阳的刘华毅回到营地后,依然沉浸在这一天的行程里。虽然自己的爸爸也在矿区工作,但他对煤矿的印象只是从妈妈口中得到的模糊信息:搬几百斤的大石头。 走进矿区,参观露天煤矿是这次夏令营的一项活动?!罢馐枪匕笄南牧钣?,我们想组织他们走进矿区,让孩子们了解父母的工作环境,对父母的工作有一定的认识”。杨清清解释说,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活动安排在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 杨清清表示,在申请和执行项目中,他们将主题定为科技,一方面认为科学素质对孩子成长成才很重要,另一方面也结合自身拥有的全国6个科普教育基地、科普专家的优势,“以后我们还会持续对他们的学校进行走访,带给他们更多的科普知识”。 为了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活动组织为父母写一封信,“我觉得由于留守儿童不能常在父母身边,需要给他们一个说心里话的机会,我们更多的是去倾听、理解、疏导。”杨清清说。 夏令营之所以这样安排在于前期的摸底调研。今年2月,活动在民政部立项成功之后,中国煤炭学会联合全国煤炭行业共青团工作指导和推进委员会针对全国各地的煤炭企业进行矿区留守儿童情况的摸底调查。 “从3月到7月开始报名,我们一直在与全煤团指委(全国煤炭行业共青团工作指导和推进委员会)合作做调研?!备玫鞑榈姆段婕叭?0多家大型的煤炭企业。 对于矿区留守儿童的情况,杨清清介绍说,“部分老矿资源枯竭,这些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流向其他城市,煤炭企业重组还有异地投资等情况造成大量矿区留守儿童?!蓖彼固岬阶罱禾啃幸档牡兔砸约叭ゲ苷咭灿锌赡芏哉庖晃侍獠跋?。但由于这些都是最近几年的情况,没有数据,对矿区留守儿童会有多大影响并不好说。 不能只考虑留守儿童的生存问题 “这次夏令营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引起人们对矿区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凝聚更多的爱心。”杨清清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杨清清认为,虽然大部分孩子都是好的,但在活动中一些孩子很叛逆,表现出自我为中心的一面,“如果长期对他们学业、未来职业发展或者人生规划没有引导,他们方方面面的发展都不会太好”。 对于这一点,志愿者阚彦杰也表示担忧,“很多小孩的脾气特别暴躁,一些父母平时没有意识到,但其实这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对于留守儿童,专家表示目前国内基本上只是把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作对比,并没有特定地针对矿区留守儿童做研究。同时专家建议对于这个群体的关注应该更加精细化,比如对是父方出去工作,还是母亲出去工作,还是双方都在矿区工作,矿区距离家的远近等都需要有所区别。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孙宏艳表示,对于这些孩子,一方面要依靠政府,通过法律保障他们的权益;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群团组织,完成一些政府购买的服务,并盘活各地的公益组织力量。 孙宏艳建议,社会应该建立发展型福利体系,不只是考虑生存的权利,更多着眼他们的发展。 她说:“现在我们关注更多的是生存方面,但是我们调研中发现:孩子有的时候会很烦这些,因为他们不缺这些东西,所以要集中在儿童的心理健康、兴趣培养,还有和伙伴的交往等方面,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 对于“矿区留守儿童”问题,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嘉玲表示,可以从企业社会责任角度入手,企业应该为留守儿童父母提供更多家庭团聚的机会,提供能够帮助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的环境等。 专家建议类似活动应该注意避免对留守儿童的标签化。孙宏艳表示,她在以往的调查中发现,孩子讨厌“留守儿童”这个词,这使得他们觉得自己是特殊的一类。她认为应该多帮助孩子发现身上的闪光点,知道她们和普通儿童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尤其是不要总是过度宣扬他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来源:实习生杨宝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章正
-
听道讲坛公益专?。禾姹澈蟮墓适?/div>2016-09-192016年9月17日,听道讲坛公益专场——“预见一个更好的未来”,在北京繁星戏剧村成功举办。美国驻华大使夫人Melodee Hanes、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免费午餐和心唤醒项目发起人邓飞、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壹基金秘书长李劲皆到场论道,从多维度为大家普及公益知识,对《慈善法》颁布实施后的公益新实践做出自己的解读。 大使夫人也公益?看看她都做些啥? 美国驻华大使夫人Melodee Hanes 美国驻华大使夫人Melodee Hanes在讲坛为我们分享了她自己的故事。原来,在投身公益之前,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律师。在几十年的从业经历中,有一个案件对她影响颇深。有一位5个月大的小女孩Hanna,受到自己父亲的虐待,身上布满伤痕,而这个案件无人敢接。当年的Melodee想到自己的女儿恰好也是5个月大,对Hanna起了怜悯之心,便接下了此案,为小女孩呐喊,最终胜诉。 这个案件促使Melodee将目光聚焦到那些深受家庭暴力困扰的妇女儿童身上,也由此开启了她的公益之旅。在听道讲坛的演讲中,Melodee还介绍了美国在社区志愿服务、公益事业上的一些最新数据。 尘肺病、艾滋病,哪个该受到更多关注? 王克勤 “尘肺病在中国之所以应获得比艾滋病更高的关注度,是因为尘肺病农民经历的痛苦不比艾滋病患者少多少,而得到的保障却远比艾滋病人少得多?!贝蟀宄痉⑵鹑送蹩饲谌绱怂档?。在他眼中,尘肺病农民这一弱势群体,本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为此,王克勤一直奔走在公益一线上。他上山下乡,访问无数尘肺病农民家庭,研究无数尘肺病救治的实例,筹到款项共计3600万元,从治疗、康复、助学等各个方面为尘肺病农民给予帮助。 听道讲坛上,他为观众展示了很多尘肺病人患病时的照片,以及从死者身上解剖下来的尘肺照片。这些照片触目惊心,发人深省,它提醒着观众们,尘肺病不是小问题,社会不能熟视无睹。 企业+大爱之心,成就现代公益组织? 李劲 壹基金秘书长李劲,从企业发展角度为我们分析了作为一家现代公益组织,应当如何摆脱传统慈善的影子,以大爱之心而非赢利之心去经营自己。 李劲指出,现代公益组织需要引入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与规则,有条理地经营自己,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他人。壹基金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的公募金额已占总体募资金额的72%,在项目挑选、风险控制、对外传播等方面,均建立了专业的、透明的、有理想的团队。 荒漠中种植小米,能行吗? 张立 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原本将学术、研究作为自己毕生追求,且一直致力于野生动物?;ぜ跋喙胤傻拇俳屯贫?,但在听道讲坛,他坦言说,十年前的一次“田野”让他意识到,想要真正去改善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只做学术还不够,还得参与到实地实践中去。 所以他加入了阿拉善,开始了自己的行动。张立先后参与了“一亿颗梭梭”,以及沙漠小米的项目。沙漠小米是什么?就是在荒漠里种小米。这种想法在常人看来十分荒唐,但是在张立和他带领的阿拉善团队眼中,这不仅是美好的理想,也只是阿拉善环保项目中必须实现的一部分。 令人震惊的是,阿拉善团队真的在内蒙股阿拉善地区沙漠中成功种植出了节水小米,帮助当地的农民获得了更高的收入,同时将小米的收益用到更多区域的沙漠化防治之中?;繁W钪兆龀闪丝裳房沙中墓嫦钅?。 从“心唤醒”唤醒全民重视急救医疗 邓飞图片 在中国,每年有55万人死于心脏骤停。55万人,相当于每分钟都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心脏骤停。在没有经历自己的妹夫金波因心脏骤停抢救无效离世之前,邓飞大概也没有想过要发起“心唤醒”这个公益项目。 但是在6月29日金波离世之后,心脏骤停紧急施救这件事情就开始在邓飞的脑子里萦绕不去。他发现在美国、台湾等地,心脏骤停的急救设备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早已普及,虽不至于随处可见,但是足够于随时发起这样的施救。 而在国内,在他的妹夫金波倒下的呼家楼地铁站,却压根没有这样的设备。邓飞希望,能够利用公益组织、企业、社会力量的三者结合,去推动国家AED设备的普及,让每一个在公共场所因心脏问题倒下的人都能拥有更大的生存几率,让改变发生。 圆桌论道 演讲之外,主办方还设立了两场圆桌论道环节,邀请到良友基金会常务理事徐秋丽、第一反应创始人陆乐、轻松筹联合创始人于亮等,参与讨论公益与社会、公益与政府、公益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在公益这条路上,公益人、公益组织需要协同合作,在更宽泛的公益概念中,更需要每个群体、每个个体之间的相互理解、包容与支持。相信,公益能为社会带来更多改变,我们定能预见一个更好的未来。 来源:凤凰公益让慈善走进每个人的身边2016-09-189月1日,中国首部《慈善法》正式实施。为配合《慈善法》实行,9月1日至6日,北京市在中国农业展览馆举行了“慈善北京周”大型宣传活动,期间不仅有9月5日的首个“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还有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的华北地区最大规模的慈善展示会,来自京津冀三地150家京津冀慈善组织、企业参展,通过慈善项目展示、慈善事业成果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向社会公众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京津冀三地慈善事业的发展成果与风采。 据《慈善公益报》记者了解,为了使社会公众能够更好地对慈善组织、慈善项目进行了解,北京市民政部门在活动期间首次推出了“慈善地图”,供市民按图索骥参与慈善活动,市民可在慈善活动现场领取纸质版地图,也可添加“慈善北京周”微信公众号,浏览电子版地图,还可查询距离自己最近的慈善组织,零距离接触和体验慈善项目,,感受慈善文化。让慈善走进每个人的身边。 记者在位于农展馆3号馆内的朝阳展区的展位看到,朝阳展示墙以“因善而聚,为爱前行”为主题,回顾朝阳区慈善工作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中心的多媒体岛则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360度多维度展示“慈善朝阳”丰富多彩的慈善项目等,向公众传递了朝阳区慈善工作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先进性,弘扬爱在身边的慈善理念,充分展示了慈善朝阳的风采。此外,公众还可以现场体验在线捐赠等科技慈善的便捷性。 “一个主题、全市联动”是本次宣传活动的一大特色。北京16个区在“慈善北京周”活动期间分别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慈善活动。海淀区举办的“中华慈善日”海淀慈善大集;通州区开展的“慈善书画展”,结合慈善主题组织书画爱好者进行创作展示;东城区、西城区、丰台区等其他各区也在辖区内社区、公园等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慈善宣传活动。来源:慈善公益报让特殊儿童公平地享受融合教育2016-09-18万事万物存在于世间都是有道理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东西有缺陷而感觉他就不应该存在。老子曰:“世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教育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是公平的,哪怕他们身患残疾,这就是融合教育的目的,要给每个残障孩子机会,让他们都能够享受融合教育。 所谓融合教育就是要让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包括:肢体伤残、视觉受损、听觉受损、智力障碍、自闭症、学习困难、语言障碍、长期病患者等)跟同龄学生一起在常规学校接受教育,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校园生活,发挥潜能,让其身心均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此外,透过“融合”培植互相关怀的校园文化,促进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把常规学校发展为兼容及进取的群体,为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优质教学。 那融合的目的是什么呢?让他们在融合中学习更多的知识?让他们在融合中学习交往?让他在融合中交往更多的朋友?这些都是融合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绝对不是融合教育的根本。融合教育的根本应该是让残疾孩子融入社会,反过来社会也要接纳这些特殊的孩子。 在我国目前智能障碍儿童依其程度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安置场所,一般轻度智能障碍儿童大都安置在普通班级中,中度智能障碍儿童则以资源班或启智班为主,重度智能障碍儿童的安置是以启智班或启智学校为考量,至于极重度智能障碍儿童则大部分在家教育或在养护机构中接受服务。 有专家指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不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融合教育的开展,使正常儿童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促使他们时刻注意自己各方面的表现,为特殊儿童树立学习的典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使特殊儿童体验到结交朋友的愉悦,主动的模仿、学习基本的社交常识,树立与人交往的自信。 以前,条件允许的家长们会把孩子送到康复中心和培智学校,还有一些偏远地方的家长会选择把孩子关在家里。其实这样本身就是对孩子不公平的,他们是属于这个社会的,不能单凭自己的意愿就把他们隔离在社会之外。 专家认为,融合教育不仅仅是体现在学校,更多的是社会。所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做,一是提高他们的自身的能力,二是通过融合教育的方式,或者是社工也好,对外活动也好,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有这样的一群人生活在我们社会的一个角落里,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需要大家的帮助,他们更需要大家去接纳他们。他们也和许多同龄孩子一样,也是祖国的花朵。人们需要对他们的更多关心,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更多的宽容和理解。 融合教育是否成功也同时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素质以及一个民族的宽广胸怀。来源:慈善公益报辣眼睛!2016北京马拉松,牛魔王、哪吒…他们都来了!2016-09-18京津冀一体化,少了公益慈善事业怎么行2016-09-18慈善组织入门需诚信和自律2016-09-14慈善组织入门需诚信和自律 ——民政部举行《慈善法》实施工作进展专题新闻发布会 9月1日《慈善法》的正式实施,构建了慈善领域的基本制度,健全了慈善事业的体制机制,确定了民政部门在慈善工作的主管职能。9月7日上午,民政部举行《慈善法》实施工作进展专题新闻发布会,民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慈善法》实施的各项工作进展,并答记者问。 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法》规制范围 平台要做好风险提示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安宁表示,现在按照法律规定,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法》规制的范围,个人救助是《慈善法》立法中一个非常有争议的问题,现在按照法律规定,个人求助不属于《慈善法》规制的范围,应该说个人求助信息相应的也就不属于慈善募捐的公开信息。 他介绍,在民政部制定《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的过程中,考虑到一些个人的实际困难,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救急难”工作,中央也提出要发挥慈善事业在扶贫济困方面的积极作用。规定慈善组织开展“救急难”过程中主要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受益人的确定上,应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防止产生新的不公平。其次,在救助的标准上,要有科学合理的救助标准,防止救助的资金被滥用,同时也要更好地监督救助。再次,要履行责任,监督受益人珍惜慈善财产,同时也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 多项制度建设已完成 慈善组织入门需诚信和自律 安宁介绍,为落实《慈善法》的改革创新举措,民政部政策法规司和社会组织管理局以及其他司局紧密配合,已经完成了三项制度建设: 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制度已完成?!洞壬品ā范源媪可缁嶙橹娑梢韵蚱涞羌堑拿裾棵派昵肴隙ㄎ壬谱橹?。按照《慈善法》授权,民政部制定并公布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该《办法》主要是强化了对慈善宗旨和慈善行为的检验,通过将法人资格获得与慈善组织属性认定合一,简化了准入手续。 公开募捐活动管理制度已确立?!洞壬品ā范怨季枳矢褡髁丝攀焦娑?,慈善组织可以公开、公平地争取社会支持,为构建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慈善法》又对公开募捐活动以及相关的财产管理作出一系列规范性要求。为了落实这些制度安排,确保公开募捐活动依法有序进行,民政部制定并公布了《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以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回应社会关切为原则,根据各类社会组织的性质,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不同条件、程序,明确了一般性公开募捐、异地募捐、突发事件募捐的备案方式,规范了网络募捐、合作募捐、急难救助募捐。 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已明确。8月30日,民政部会同工信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出台了《公开募捐平台服务管理办法》,明确了这些媒体在提供公开募捐平台服务时应当对募捐主体进行必要的身份验证。有关主管部门对广播、电视、报刊及网络服务提供者、电信运营商的监管职责。 《慈善法》配套政策正在制定中 募捐平台“持证上岗”也有退出机制 安宁指出,民政部接下来将通过制定《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社会组织年度报告办法》《社会组织负责人组织及其负责人信用记录制度》,修订《社会组织评估办法》等工作,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社会信用、评估制度。民政部还将按照《慈善法》的授权,着手研究制定“慈善组织财产保值增值投资管理”的具体办法,启动统一慈善信息平台的建设。上述工作力争在2017年年底完成,初步形成慈善组织管理的基本体制。 近日,民政部指定了首批13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民政部将如何对这些平台加以监督和管理?安宁表示,目前正在建立平台定期报告制度和退出机制,同时依法受理社会举报,并严格查处。 安宁谈到三方面的监管,首先是政府部门的监管。目前正在建立平台的定期报告制度,还要有退出机制,同时,要依法受理社会的举报,并严格查处。其次是推进行业的自律。我们想鼓励这些平台共同研究、制定并推动实施基本的技术标准、基本的服务规范,以便为慈善组织提供更加公平和优质的服务。当然平台还是需要靠社会来监督,目前正在建立一个举报投诉的邮箱,欢迎社会公众、媒体界朋友、慈善组织积极举报。 此外,民政部将出台《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作为落实《慈善法》的相关配套规章,纳入到今年的立法计划。同时,民政部开发建设的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即将上线试运行,以此来推动《慈善法》有关志愿服务记录证明相关工作的落地实施。来源:新华公益以《慈善法》为指引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发展2016-09-14志愿服务是慈善活动的重要形式,是慈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慈善公益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3月16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以来,民政部门认真学习领会《慈善法》关于志愿服务的有关规定精神,以贯彻落实《慈善法》为契机,大力推进志愿服务立法工作、不断夯实志愿服务发展平台、积极深化志愿服务实践。 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推动志愿服务立法工作方面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今年5月6日~6月5日国务院法制办面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志愿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条例》)的意见,并组织开展了立法调研。结合各方反馈意见,民政部配合国务院法制办对征求意见稿配套进行了修改完善,目前正在积极推动《条例》尽快出台。此外,配套部门规章研究制定也在稳步推进。为规范志愿者招募工作,推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和修改论证,《志愿者招募管理办法》已经形成征求意见稿,即将正式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的意见。 据该负责人介绍,在发展平台建设方面,首先是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5年,登记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在社区内部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数已达18.34万个,凝聚了超过6600万注册志愿者。为了进一步支持志愿服务组织发展,今年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6月8日由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联合印发?!兑饧访魅妨说鼻昂徒窈笠欢问奔湮夜驹阜褡橹⒄沟淖芴迥勘辍⒃蛞蠛途咛寰俅?,指明了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方向。 其次,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在加快。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升级改造项目已经顺利完成开发建设,该系统即将于近期在全国上线试运行,目前,系统中已经注册超过2374万名志愿者,22.5个志愿团体,累计记录了志愿服务时间33,750万小时。下一步将依托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逐步推进志愿服务数据信息归集,实现志愿服务数据信息的互联互通、统一汇集、共享应用,逐步建成全国志愿服务基础信息数据库,为广大志愿服务者参与志愿服务提供便捷的平台。 该负责人表示,民政部门近期以来从4个方面深化了志愿服务实践,首先是推进重点领域志愿服务发展。围绕打赢脱贫攻坚的中心任务,民政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实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服务贫困地区计划和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意见》,引导和支持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积极参与扶贫志愿服务。其次是推动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机制。在北京组织召开了志愿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交流会,支持共青团中央第三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16年志愿服务交流会,总结推广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的经验做法。再次是全面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建设,截至2015年年底,全国共有1523个县(市、区)、10,682个街(镇)、44,939个社区和45,319个单位开展了志愿服务记录工作。最后是指导各地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北京、黑龙江、江西为实名注册志愿者免费提供保险。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江苏、福建、广东、贵州、宁夏等省份在省级层面开展了志愿服务表彰活动,广东省广州、深圳、佛山等地将志愿服务情况纳入积分制入户指标体系,志愿服务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来源:新华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