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举行,慈善机构、志愿者受到国家肯定!2020-09-08“各行各业扛起责任,国有企业、公立医院勇挑重担,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400多万名社区工作者在全国65万个城乡社区日夜值守,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拼搏,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奋勇当先,广大科研人员奋力攻关,数百万快递员冒疫奔忙,180万名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讲话中提及慈善机构在防疫工作中积极出力,慈善机构的作用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同时,志愿者的作用多次被提及,志愿者的力量得到充分展现。 “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毕敖角康鳌? 钟南山等受国家表彰 大会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 钟南山,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张伯礼、张定宇、陈薇(女)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 张伯礼,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张定宇,扎根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陈薇,长期从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为大力弘扬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充分激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广泛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童朝晖等1499名同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称号;授予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500个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 为表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往无前、不懈奋斗,党中央决定,授予蒋荣猛等186名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追授单玉厚等14名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授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等150个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志愿者等来自公益慈善领域的抗疫先进也在受表彰者之列。 慈善机构首次被提及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及慈善机构等积极发力,这是慈善机构首次出现在国家层面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讲话中。 在此之前,2月23日,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 在这场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广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劳,党和国家有关部门和人大、政协以及各人民团体等主动担责,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纷纷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 提及志愿者,但未提及社会组织、慈善组织。 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各行各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时是这样表述的: 广大医务人员英勇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勇挑重担,科技工作者协同攻关,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新闻工作者、志愿者坚守岗位,快递、环卫、抗疫物资生产运输人员不辞劳苦,亿万普通劳动者默默奉献,武汉人民、湖北人民坚韧不拔,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捐款捐物。 再次提及志愿者,未提及社会组织、慈善组织。 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白皮书在“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一节提及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具体表述如下: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群众组织,组织动员所联系群众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城乡居民、企业、社会组织等纷纷捐款捐物、献出爱心。各级慈善组织、红十字会加强捐赠资金和物资的调配和拨付,将捐赠款物重点投向湖北省和武汉市等疫情严重地区。截至5月31日,累计接受社会捐赠资金约389.3亿元、物资约9.9亿件,累计拨付捐款资金约328.3亿元、物资约9.4亿件。 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的作用受到肯定,但主要是针对慈善捐赠方面的贡献。 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习近平在讲话中首次提及慈善机构: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慈善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等积极出力。 与白皮书相比,社会组织、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等没有被提及,而是代之以慈善机构。与此同时,将慈善机构和各类民营企业、民办医院、养老院、福利院等并列,显示其受到肯定的不仅是捐赠,而是在疫情防控中的一系列工作。 志愿者多次被表扬 与慈善机构不同,志愿者在习近平的讲话中多次被提及,其作用受到了充分的肯定: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向为这次抗疫斗争作出重大贡献的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应急救援人员、新闻工作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工程建设者、下沉干部、志愿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向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广大党员、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 千千万万志愿者和普通人默默奉献……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个人冷暖、集体荣辱、国家安危融为一体,“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誓言铿锵,丹心闪耀。 志愿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白皮书的数据显示,许多普通人投入一线志愿服务,社区值守、排查患者、清洁消杀、买药送菜,缓解居民燃眉之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31日,全国参与疫情防控的注册志愿者达到881万人,志愿服务项目超过46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间超过2.9亿小时。
-
王振耀:慈善领域在大考中成就突出,但仍有提升空间2020-09-08导 读 2020年,慈善法已颁布实施4年,为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第五个“中华慈善日”来临之际,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回顾中国慈善领域发展历程及期许未来接受南方日报专访。 王振耀院长表示,今年我国慈善事业接受了一次大考,在疫情应对中表现极为突出,经历了较大的改造和提升。慈善事业的发展要挖掘弘扬中华文明内在的善,并提高慈善服务的专业化,推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体系。 问:在今年的战“疫”中,慈善机构和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面对其中存在的一些质疑声,慈善机构和组织应该如何解决?从这次大考中,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答:应该说慈善领域今年接受了一次大考,和政府密切合作,成就非常突出。这次面对的问题非常复杂,受疫情影响不能出门。和平时不一样,大家需要坐在屋里行善,如何组织就成了重要的问题。有些人一定要到武汉去,有的需要在全世界购买物资,所以这一次社会组织表现的非常杰出。在突如其来又正值春节的情况下,慈善的这种应急能力就是一个大考。 其次是特殊情况下不能开会,大家充分运用网络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动员社会献爱心。再次是专业性的体现,过去购买食品是一般的救济,但这一次面对疫情需要购买的是防护服,订购起来还可能面对脱销的问题。慈善组织深度地介入了这些工作。 我觉得今年的中国慈善还有一种奉献精神,许多志愿服务事迹非常感人,过去的志愿服务是一般的服务,但这次的志愿要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为医生服务、为医院服务,为老百姓提供食品,与街道社区对接,都是在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展现出来的奉献精神。 中国人的善心、中国慈善组织的力量,我觉得在这一次疫情应对中表现得极为突出,让中国人增加了信心,原来我们也可以应对这么复杂的挑战,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和政府密切配合,尤其是从脱贫攻坚到三区三州,运用各种慈善的特长来协助政府,帮助贫困人口解决问题。所以今年我认为中国慈善经历了一个脱胎换骨式的改造和提升,是需要特别强调的。 整体上看,慈善事业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整体的对接专业化能力不高,包括专业化的志愿服务。但是专业不是光靠政府,实际上是要靠社会的。社会光是大家自觉还不行,必须得有一些专业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所以专业化下一步一定要提高起来,不论是志愿服务还是募款事宜。另外我也觉得整个慈善组织下一步一定要把重点突出地放在解决养老、儿童、残疾人、精神问题等社会服务类的项目。 另外由于刚刚对接,政府和社会之间的衔接还不是太畅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过程。老百姓的爱心没有问题,老百姓爱心的表达方式也很中国式,但是慈善如何与老百姓的爱心对接、组织和拓展,仍然是需要学习的地方。 这次经历也使我提出了一个观念,慈善事业者不能老说我们是草根。中国政府与西方政府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求政府是最大的善,行善就会得到百姓的支持,所以社会组织如何自觉地在中国文化、中国理念的语境下与政府实行对接合作,也是一门大课。我们需要转变理念去调整慈善界的很多行为方式。 经验的话我觉得要归结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慈善之路。这个理念一定得清楚,中国特色现代慈善就是扎根于中国这片沃土,比如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种强大的互助体系在西方是找不着的,说得是清飘飘,但真正落地可是沉甸甸的,这就是中国的一种善。中国的善还会邻里互助、亲朋互助,慈善能不能和这些基层的凝聚力实现有效地对接?这样的一些传统性的发自于中华文明的内在的善,是有必要发掘与结合的。比如水滴筹、轻松筹,老百姓10块、8块地捐款,涓涓细流,有的就捐一分钱,我觉得也尽力了,我们要善于组织,来发掘中国人身上的善,发挥中国特色,这是很雄厚的资源,我觉得这是要转变的一个观念。 再次我认为要实现专业化,通过专业化的服务让中国的慈善迈上更大的台阶。专业化包括各种各样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也包括各种各样的专业支撑体系,能让慈善形成一个较大的、具有人文价值和道德情怀的强劲的服务产业。 这就是作为一个中国特色现代慈善体系,我觉得能够树立起来的。特别是经过这次疫情应对,我们应该更多地增强自信心,要把双脚落到中华慈善的大地,同时要借鉴国际上的专业技术,两者结合,这是目前越来越明显的格局,需要我们进一步朝这个方向努力。 问:2008年,被称为中国慈善事业的“公益元年”。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数爱心汇聚成全民战“疫”的巨大力量。在抗震救灾、脱贫攻坚等重大事件中,慈善机构和组织应该如何参与,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答:首先所有的慈善组织要注意加强这种行业的联合合作,小组织也是一样,要突出我们的专业性。我为什么老劝大家不要说你是草根,而是要堂堂正正地告诉大家我是做自闭症的,我是做儿童的,我是做心理资讯的,要理直气壮。仅仅说自己穷不是慈善组织,所以我特别希望大家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尤其是要善于展示自己的社会价值,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我给大家的建议。 第二,要主动和基层政府的很多项目进行对接。政府有很多工作是需要社会来协助的,尤其是现在面临的很多具体问题,需要社会组织来运用各种方法解决。所以我们要和政府密切合作。 第三,应该善于运用科技力量,包括各种各样的技术软件。我们要善于运用科技力量到慈善工作中去,这样可以让慈善工作更快地得到提升。比如儿童主任在村里,孩子们遇到的问题是及时性的,与专业人员、社会工作领域、儿童社工领域的专家进行对接合作就需要科技的帮助,现在的规?;芾?、专业化管理,没有科技手段是不行的,必须需要网络体系。慈善可能会带动很多产业提升一个等级。 问:从2008年到2020年,12年间,中国的慈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慈善法》实施4 年来,您觉得效果怎么样?新时代的慈善,呈现出哪些特点? 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第一是法律体系的建立,2016年全国人大、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讨论,形成了一部很好的慈善法,规定了基本权利。第二是捐款额的增长,08年我们不敢相信一年捐款能达到1000亿,这还是粗略算计,实际上其他领域仅仅是一个互助体系,就能达到一年过百亿;第三是科技的力量,各类创新的出现,比如99公益日这些依托科技的慈善发展迅速。第四,是广泛的社会参与,从最少的捐一分钱,到捐款上百亿的大慈善家,这种力量展现得十分明显,还包括国际化职责的提升,国际化支援在这次疫情中表现突出。我觉得这12年天翻地覆,整个国家和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慈善与2008年以前的情况大不相同。 《慈善法》近期正委托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来进行评估,慈善法应该说效果总体上是非常好,这是历史的一个大转折。以前我们常常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自觉,但《慈善法》实施4年来,各项政策更加完善,充分调动大家行善,实现了有组织的善,我认为是从政府到社会都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实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转型。 这次全国人大执法大检查也是想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看,如何进一步完善法律。慈善法实行以来,各项政策的调整都放得很宽很快,让全民尽快形成慈善风气,我觉得整体贯彻效果非常好,当然也会有缺陷,因为有些配套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需要进行调整,我觉得这些工作还是要做的。特别是一些慈善家希望进行大的捐赠,从慈善组织到基金会,也包括采购服务,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但整体而言,我认为这部法律形成的最伟大的作用是让公共政策和大众的行善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这是最近5年来最大的成就。 过去我们对中国的善估计过小,过去我们总自嘲“中国人素质太低“,这一次我们一定要相信中国人素质很高,5000年文明其实本身有很多优势,中国人的善是巨大的资源,这是大善大爱。比如立足于我们传统的孝,来普及到各个方面的爱,爱社会、爱社区、爱国家、爱天下,它是开放的,听到别的国家有问题,也愿意去支援,大家都具有这样的情怀,我觉得这是中国所特有的,我们应该珍惜。中国重新发现我们自己是最根本的,当然其中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要素,也涌现出了许多典型的事例。 问: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其中提到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衔接机制。您觉得慈善在社会救助 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答:过去我就是做这项工作,最开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体制中慈善处就是设在救灾救急司里边,和救灾救济、社会救助紧密结合,和应急救助、贫困救助,还有其他类别的救助紧密联系的。这一次两办文件,强调对这个体系进行再梳理,我觉得是非常必要的,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社会救助和慈善救助的衔接。 慈善其实首先是一种道德体系建设,应该形成互帮互助的一种良好社会基础,在社会救助中我们千万不要忘了是互帮互助,邻里互助,八方支援,这在中国文化里边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基础性工程。当然政府需要接上来,但是政府很多方面时间上稍显局促,比如政策调整的周期比较长,有的个案不好处理的时候,就需要慈善和社会救助进行对接。 比如说大病,比如说各种各样的社会服务,政府不可能包揽所有事,因为将来面临的社会问题会越来越具体细致,不只是吃饱肚子的问题,还有情绪的问题、心理的问题,这就需要一系列的专业化行动,这是慈善要做的。所以我认为慈善可以做的是基础性的,同时也可以是补充性的,专业性的。如果慈善能跟政府的救助体系实现一种立体性的对接,我觉得会是一场很好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机 构 介 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是中国第一所公益研究院,由北京师范大学与壹基金于2010年6月合作成立。中国公益研究院率先提出“善经济”时代来临,立足于公益慈善、儿童福利、养老服务、残疾人事业、社会应急救助等领域,以行业研究为基础,以教育培训、行业交流与倡导为平台,以公益咨询与服务为重点业务引擎,致力于打造聚合全球公益资源的社会政策领域高端智库。2017年,中国智库大数据指数影响力排名中,中国公益研究院位列全国智库第26名,高校智库第三名;自此,中国公益研究院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智库大数据排行榜”百强和A级智库。
-
全国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顺利举行2020-09-042020年8月27日,全国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学研讨会在线成功举办,吸引了近百位对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感兴趣的教师及专业人士的热情参与。研讨会由公益慈善学园与敦和慈善基金会联合举办,是在“敦和·善识计划”高校慈善通识课程支持项目基础上所开展的重要会议,旨在进一步加强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公益慈善课程体系。 研讨会分为上半场嘉宾分享环节和下半场的主题研讨环节,上半场邀请了来自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和澳门大学的四位嘉宾老师做主题分享,下半场是由入选“敦和·善识计划”的教师参与的分组研讨及总结讨论。本次会议由公益慈善学园发起人之一,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健主持。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致开幕词。 来自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会春副教授,分享主题是“通识教育的现状与未来”。他重点介绍了通识教育的课程模式和院校实践,即有对美国通识教育模式的精要叙述,也在宏观层面展线了国内各大重点院校已经开展的通识教育探索。最后,他以科学通识课这一更加微观的角度看通识课程实施策略和手段。他表示进行通识教育改革需要要结合自己的院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传统、院校资源、师资结构打造我们自己院校的特色,通识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的参与,通识教育的老师需要一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张学新教授带来的“对分课堂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主题分享,他认为慈善的核心目标是普惠,普惠教育是一项世界性难题,在教育的一切元素都确定的情况下,真正决定教学质量的是教学方法。因此,实现高水平大众教育的关键是在教学方法上实现革命。对分课堂正是这样一种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它的重要特点是从经验走向科学。对分课堂的效果来自它的科学性,它的科学性来自四元教学,一是教师讲授;二是独学做作业、反思;三是同伴讨论,互相答疑、评价;四是教师答疑,针对学生共性答疑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集中评价。对分课堂通过释放老师的权威,让学生拥有自主控制的空间,鼓励开放性思维,因此适合通识教育。 前两位嘉宾主要从研究角度进行了分享,后面两位嘉宾则以实践经验展开分享。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朱健刚的分享主题是“公益慈善通识教育实践探索”,他对通识教育提出几个思考,首先是对通识教育情境的思考,公益慈善通识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群育的哲学,需要通过人的交流沟通学习探索才能形成。所以,公益慈善通识教育是在群育的基础上,是用专业知识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澳门大学张昆仑书院导师褚彩霞以澳门大学书院为例谈公益慈善通识教育的发展与反思,她介绍了澳门大学的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即专业教育、沿袭教育、社群教育和通识教育。其中,通识教育主要由学院承??纬躺杓?,内含四个板块可供学生进行选择。随后,她具体介绍了书院的教学目标、基本设置、教学任务和活动等。最后,她通过带领学生去肯尼亚的案例分享了服务学习方面的设计流程。 下午是研讨会的闭门会议。首先由善识计划入选教师与课程开发委员会专家们共三十多人分别组成三个平行讨论组,每组由课程开发委员会专家委员负责主持,分别对“公益与社会”、“社会创新与创业”“慈善伦理与文化”三门核心课程的课程大纲和资料包进行探讨和完善。每位老师的分享都带来了精彩的思维碰撞,在短短的两个小时的分组探讨中,重要的不仅仅是对具体议题的讨论,更有意义的是让这样一群长期坚守在公益慈善通识教育一线的老师们相聚相知,让他们找到了归属。 研讨会的最后环节是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李健主持,主题为如何开展好公益慈善通识教育?他首先介绍了善识计划开展的??槟谌?,然后由参会老师就开课情况展开讨论并对善识计划二期项目提出完善意见和建议,参会老师们都表示十分期待二期项目的继续参与,也期待明年能再次参与教学研讨会。
-
观察 | 抗疫中互联网企业的大额捐赠都落地了吗?2020-06-28我国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协同努力?;チ笠狄云渥陨碛攀?,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疫情期间,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将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为防疫工作提供资金支持。腾讯、阿里巴巴、百度、字节跳动、美团等五家互联网企业承诺的捐赠都在亿元以上。 几个月过去了,这些互联网企业承诺捐赠的资金都落实了吗?《公益时报》记者进行了梳理。 总规模33亿,腾讯承诺规模最大 根统计,五家互联网企业承诺设立总计约33亿元的抗疫专项基金。 其中,腾讯于2月7日宣布设立15亿元战疫基金,首期3亿元用于采购紧缺物资,第二期2亿元旨在支援战疫技术开发者,第三期3亿元用于致敬慰问战疫人物、2亿元用于患病家庭救助、5亿元的战疫后备基金则主要用于助力防疫科研及科普。 阿里巴巴于1月25日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用于从海内外直接采购医疗物资,定点送往抗疫医疗机构。 而字节跳动则于1月26日宣布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2亿元成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此后,字节跳动追加捐赠8000万元,字节跳动员工自愿捐款加上公司1:1配捐共计3457万元;社会捐赠善款2073万元;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个人捐赠1亿元,基金总额达4.36亿。 美团于1月26日发布消息称,美团公益基金会将捐赠2亿元,设立全国医护人员支持关怀专项基金,针对武汉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开展定向帮扶。 百度也于1月26日宣布成立总规模3亿元的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等新疾病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等一系列抗击疫情工作,以及更长期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科普和传播等。 超半数资金已使用,各家仍持续进行 从资金使用进度来看,已有超16亿元资金投入使用,其余资金仍在根据项目的具体进展进行分发和使用。 腾讯官方于2月底进行了进度公示,截至2月19日,腾讯已采购并发放超460万件防疫物资,已陆续为105位一线医护人员发放首批战疫人物专项基金,已陆续为697位困难患病者发放救助。同时,腾讯公益基金会投入3000万元助力中国工程院建多个医药课题,投入600万元用于医院人员心理干预工作。 阿里巴巴方面,根据其官方公众号5月23日发布数据,截至2月底,阿里巴巴已投入资金6.88亿元用于海内外医疗物资采购,截至3月底已送达抗疫物资金额达4.8亿。 字节跳动方面,截至6月19日,“医务人道救助基金”已为七十七批共3727名(共3730人次)抗击疫情医务工作者提供人道救助,共计拨款4.285亿。 美团方面,截至4月28日,美团已完成对北京、山西、江西、江苏等国内18个省市区19975名医疗队员的捐赠,累计1.017亿元。 百度定向同中国疾控中心、中科院相关研究所、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进行合作,并已对外开放合作机构申请。 信息披露水平不一,部分披露迟缓 从信息披露渠道来看,五家企业均通过官方渠道(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官网等)和媒体渠道进行了相应的进度公示。 具体来看: 字节跳动1月27日通过头条号“字节跳动医务人道救助基金”进行了首批项目进度的公示,此后则以3-8日不等的间隔进行阶段性信息公示,截至6月19日,已完成共77批项目公示,后续披露仍在进行中。 腾讯分别于1月25日、1月26日、2月2日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了首期3亿元物资采购资金使用进展的情况公示。随后,腾讯于2月3日与2月7日宣布设立第二期、第三期抗疫基金,并进一步对首期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公示。2月20日,腾讯再次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公示了15亿抗疫基金的总体使用进展。此后,腾讯还于2月25日对战疫人物基金的进展进行了公示。 阿里巴巴于1月25日宣布设立抗疫专项基金,并于3月12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外公示10亿抗疫基金进展情况,引发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5月23日,阿里巴巴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阿里巴巴经济体抗疫投入明细数据,其中再一次对截至3月底的抗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公示。 美团与百度则同时于1月26日通过媒体渠道对其抗疫资金捐赠情况和使用计划进行了公开,此后,美团继续通过媒体渠道进行各个项目进展情况的披露,百度则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对相关研发进展进行了公示。 总体来看,字节跳动的信息公开较为频繁,信息更新较快速;腾讯、美团、阿里巴巴则根据项目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的信息披露;而百度则因其致力于长期性的疫苗研发和公共卫生安全,信息披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设立专项基金为主,捐赠多方覆盖 从抗疫资金的使用方式来看,各互联网企业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资金的调配和使用。其一是与基金会合作,通过成立专项基金或直接捐赠的方式进行资金使用。其二则是企业独立发起成立专项基金并投入抗疫。 与基金会合作进行资金使用的代表企业是字节跳动。字节跳动选择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合作,捐赠成立了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字节跳动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用以为抗疫医务工作者提供人道救助。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民政部明确要求“慈善组织要依法依规开展募捐,定期公布捐赠收入和支出明细,确保信息长期可查询,并接受捐赠人和社会的监督”,因此字节跳动的信息公示程度较高。 阿里巴巴、美团、百度则主要以独立发起成立专项基金的方式进行资金使用。其中,阿里巴巴于1月25日设立了10亿元的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美团除了捐赠2亿元设立用于医务人员定向帮扶的全国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外,还设立了1000万元的“全国公安抗击疫情受感染执勤民警慰问关怀计划”;而百度则于1月26日宣布成立总规模3亿元的疫情及公共卫生安全攻坚专项基金,用于新药筛选和研发。 此外,腾讯在资金使用方式上既设立了独立专项基金,也与其他基金会进行了合作。一方面,腾讯设立了3亿元的“致敬战疫人物基金”,并设立2亿元专项基金用于救助困难患病家庭;另一方面,腾讯向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进行了1500万元的直接捐赠,用于疫苗研发和医疗科研攻关。 总体来看,互联网企业抗疫资金的使用方式较为多样,使用方向也做到了多方覆盖,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使用方向多样 除了关注互联网企业抗疫资金的使用进度、披露情况和使用方式外,记者还注意到,各互联网企业在资金使用方向上也发挥了企业自身的优势,进行了多方向、多样化的尝试。 具体来看,资金使用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抗疫物资采购,二是医务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救助,三是疫苗研发与公共卫生安全。 抗疫物资采购方面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阿里巴巴设立了10亿元的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用于海内外医疗物资采购。而腾讯则早在1月24日便设立首期3亿元防控基金,紧急在全球为武汉等主要疫情地区筹集紧缺医护资源。 字节跳动和美团则主要致力于医务人员救助和其他服务人员的援助。其中,字节跳动成立的医务工作者人道救助基金致力于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被感染或不幸殉职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人道援助。 美团则重点对武汉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医护人员及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医疗队展开定向帮扶,并设立 “全国公安抗击疫情受感染执勤民警慰问关怀计划”,用以对抗疫工作中的公安力量进行慰问。除此之外,美团还设立医护配餐项目,通过联动武汉当地多家餐饮企业,发起了“医护紧急专供餐”公益活动,每天免费为武汉重点医院及援鄂医疗队医护人员提供专供餐。 而疫苗研发方面则以百度为代表。百度CEO李彦宏曾公开表示,“要结合我们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能力,支持抗击疫情的新药筛选和研发,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缺失的问题?!卑俣壬枇⒘艘咔榧肮参郎踩ゼ嶙ㄏ罨?,用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等新疾病的治愈药物筛选、研发等一系列抗击疫情工作,以及更长期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信息科普和传播等。 此外,腾讯的5亿元“战疫后备基金”也用于新冠疫苗研发和支持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开展新冠肺炎治疗方案的紧急攻关。 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结束,尤其北京等地区出现的局部反弹情况仍需警惕。疫情防控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互联网企业参与抗疫的实践仍在继续,它们正源源不断地为疫情防控输送能量。 转载自微信公众账号@公益时报 6.22 发布
-
习近平为社区志愿者点赞2020-06-1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志愿者代表、70岁的回族老党员王兰花告诉总书记,他们2005年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7名成员发展到现在6万多名,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他说,你们的经验很好,真正体现了行胜于言。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各族群众要一起努力,志愿者要充分发挥作用,谢谢你们的努力和贡献。(文字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摄影记者:鞠鹏、谢环驰、燕雁) 本文来源:新华视点微博
-
王振耀:儿童优先,首先是知识体系建设要优先2020-06-11导读 在儿童早期发展的问题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认为该领域知识体系支撑不够,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加强,在网络组建、平台搭建的基础上,推广从实践中探索出的优秀模式,对政府、企业、慈善家等各方形成影响力,增进互动,推动问题的解决。 2020年6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CPRI)院长王振耀在2020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上,用一句话总结了他对于疫情期间儿童公共服务、弱势儿童关怀和对偏远贫困地区儿童的支持建议: “儿童优先,首先是知识体系建设要优先?!? 他的论断基于“儿童主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0年春节,“儿童身边必须有链接政府与百姓的人”这一想法在他的脑海里初步形成。两个月后,他就与联合国儿基会等达成共识的合作伙伴,共同邀请多位专家学者,组建项目专家委员会。专家们来自不同领域,学术型专家与实务型专家兼有,他们一方面论述了基层“儿童专业社工”模式的必要性,一方面对儿童主任们开展培训、督导、答疑。专家,或者说智库的支持,在“儿童主任”工作模式探索之初就发挥了重要功能。 当年5月,中国儿童福利示范项目正式启动。2016年,国务院出台两项儿童工作意见,提出在每个村居选任专人开展儿童工作的重要方针,这被视为儿童福利与?;すぷ鞯囊桓鲋匾?。2017年,《关于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ぶ蟹⒒由缁峁ぷ髯ㄒ等瞬抛饔玫闹傅家饧罚穹2017]126号)印发。当政策已经将儿童主任作为“基层儿童福利与?;し竦墓丶恕叭范ㄏ吕?,接下来的问题就成为了:如何为儿童提供专业社工服务。 《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7》中,“建立专业化基层儿童服务支撑体系”是最核心的主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团队经测算,认为当时我国基层儿童社工人员队伍缺口为60万人。而专业化的服务支撑体系,包括了行政指导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培训认证体系。为儿童主任提供体系支持的主体是该模式的发起方之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也是王振耀院长在2020中国儿童发展论坛提到的“知识中心“。北师大有一个知识中心,要指导大家,讲课答疑,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赶快跟儿童主任互动,直接互动,基金会网络形成的很好,有一个知识体系、专业体系,跟政府之间互动。 支撑体系的建设,关系着儿童专业社工队伍的建设。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儿童研究团队以及儿童福利与保护领域许多专家认为,专业化发展将使得这支队伍的福利服务更加及时,多元,并且注重服务而非物质救助。此后的中国儿童福利与?;ふ弑ǜ?018,2019,2020里,”专业化“的呼吁被反复提及。 基层儿童福利支撑体系设计理念示意图 基层儿童服务支撑体系组成与作用示意图 在儿童早期发展的问题上,王振耀院长也认为该领域知识体系支撑不够,社会支持体系需要加强。他以2020中国儿童发展论坛为例,认为在网络组建、平台搭建的基础上,推广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优秀模式,对政府、企业、慈善家等各方形成影响力,增进互动,将推动问题的解决。
-
如何构建关爱?;ざ淖ㄒ捣裉逑?/div>2020-06-05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福利事业正在发生转折 :从以解决人民温饱为目标的时期进入到以帮助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为目标的新时期。与之相适应,社会福利服务的递送也应该从非专业服务逐渐提升为专业服务的阶段,即社会福利服务专业化阶段。这里所说的专业即社会工作专业。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儿童福利事业正处在这样的全面专业化转型提升期。 2013 年 5 月,民政部印发《关于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启了我国以全体儿童为服务对象、覆盖每一个儿童成长全程、以保障儿童的全人健康发展为目标的全新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进程。我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功能定位从 “保障兜底”更新为“监护兜底”,这成为我国儿童福利事业迈向转型提升期的重要标志。 升级后的国家监护兜底制度体现的是国家亲权的理念,制度目标是保护每一个儿童避免因父母监护不足、不当或者缺失而遭受侵害。与之相匹配的服务递送体系即聚焦家庭监护困境儿童的国家儿童?;し裉逑担缮缜;ぴし婪裉逑怠⒍;ぐ讣幕赜痛χ梅裉逑狄约按χ煤笫チ思彝ゼ嗷ざ墓姨娲樟戏裉逑等糠?nbsp;组成。社会工作不仅必须参与其中,而且其参与角色不可替代。 首先,社区儿童?;ぴし婪竦哪勘晔峭ü窬】赡鼙U霞页つ芄话押⒆友?,阻止儿童伤害事件的发生以及尽早发现和干预已经发生的儿童伤害事件,将伤害降到最小。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是监护风险的监测、评估和干预 ;服务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提供监护补充、支持和矫正,培养、改善和提升社区儿童父母的亲职能力。其次,儿童?;さ幕赜痛χ梅衲勘晔侨繁J芎Χ芄坏玫郊笆薄⒂行У木戎;?,能够进入到一个安全的环境中生活。社会工作的服务流程和内容是开展儿童伤害评 估、儿童伤害再发生可能性评估和儿童父母?;な芎Χ囊庠讣澳芰ζ拦?;基于评估提出监护处置建议 ;参与施害人惩处处置并对儿童日常照料作出妥善安置。最后,失去家庭监护儿童的替代照顾服务的核心工作是安置服务,其目标、流程和主要内容是根据儿童的个性化发展状况,采用个案管理工作模式,帮助寻找和整合合适的家庭或者社会资源,在家庭收养、家庭寄养、机构类家庭和机构集体养育等四种安置方式中,将儿童安置到其中一个最适合他的安全生活环境中,促进其创伤疗愈,直至最后融入家庭或者社会。 很显然,要开展上述国家监护服务,不仅需要掌握儿童发展和儿童创伤的理论知识,还需要熟悉关于儿童的各级各类相关法规政策, 更需要具有儿童权利的理念,遵循儿童伤害最小服务原则的自觉。此外,还需要将上述所有进行整合,综合应用到日常服务中,最大限度地?;ざ庠馇趾痛俳迪智蹦堋I缁峁ぷ魇俏ㄒ荒芄宦闳绱艘蟮淖ㄒ?,是国家儿童福利事业转型提升发展的必然选择。 然而,儿童福利事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过程,包含其中的服务专业化建设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必须将自己融于实际服务场景,完成自身的专业服务制度建设,才能够真正“嵌入”儿童福利制度,才能真正发挥其专业优势,助力制度的转型升级。社会工作自身专业服务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两个步骤 :第一步是根据服务对象,明确服务理念,确立服务目标,设计服务流程,制定服务标准 ; 第二步是以第一步工作为基础,开发服务岗位,清晰岗位职责,建立工作机制。专业服务制度的建设是发挥出专业优势的基础保障,不可忽视。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只有将社会工作全面纳入儿童福利的制度设计,让社会工作全面嵌入发展,才能够保障更新升级的国家儿童福利制度目标的实现。守护儿童 托起希望│各地启动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2020-06-056月1日至7日,各地开展以“专业社工 守护儿童 托起希望”为主题的社会工作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倡导社会各界推动儿童福利事业、推动儿童?;?,关注、支持儿童社会工作发展,加强公众对儿童社会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儿童社会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同度,为建立健全儿童关爱?;ぬ逑涤炝己玫纳缁峄肪?。 6月3日,北京市顺义区社会工作者协会联合北青社区报邀请南方博士线上授课,直播主题为《从疫情防控期系列政策看我国困境儿童保障新方向》。此次直播旨在向公众宣传困境儿童社会工作,不断提高全社会关注儿童、?;ざ囊馐?。据统计,此次直播观看人数15.8万人。 5月30日,浙江省舟山市香园社工服务中心组织东海渔嫂志愿者团队,开展“放飞梦想·点亮同心”六一主题活动,为30名困境儿童送上了节日礼物。现场有垃圾分类比赛、学习传统工艺包粽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德清社工结合“六一”儿童节积极组织开展以“专业社工,守护儿童,托起希望”为主题的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回忆。 5月31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的20名特困儿童,迎来了他们最难忘一个儿童节——由扎赉诺尔区民政局、满洲里市社会组织孵化园、满洲里市鸿羽社工服务中心、满洲里市弘宇志愿者协会联合举办的捐赠智能机器人活动。本次捐赠活动是社会组织关爱困境儿童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共为单亲家庭、留守儿童以及父母患有残疾和身有残疾的儿童捐赠24台价值19200元的智能机器人。 6月4日,陕西省西安市各社工机构、志愿服务机构走进全市各社区进行社工周宣传活动。宣传人员向社区居民派发了西安市民政局对儿童?;さ南喙卣呒吧绻ば柿?,耐心解答居民的疑问,聆听居民心声,获得居民的好评。本次活动向社会传递政府对儿童的关怀,并用实际行动阐述社工的力量,树立“西安社工”新形象。 6月1日,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万州区社会工作协会联合万州区社工服务机构举办“专业社工 守护儿童 托起希望”宣传活动,83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万州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社工风采展示区”“现场互动,设有“快乐亲子舞”“一圈到底”“沙画制作”“爱的接力赛”“风筝DIY”“多彩童年”“邻里齐聚DIY”“微心愿 帮实现”“暖心家访”等活动。 万州区薄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垃圾分类”大比拼,引导参与者参与到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进一步树立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理念;万州区厚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亲子绘画活动,引导参与者充分发挥着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增强同辈群体的互动、交流。